强制措施的主体应有严格的条件限制,都必须由法律法规予以明确规定。在我国主要是指享有行政强制权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如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 由不同的立法或行政机关制定,特别是关于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设定,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则不宜作此类规定,其他类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01.html -
了解详情
本票)和注期本票(见票日后定期付款的本票)等不同形式,其内容和意义与汇票中的同一分类相同。我国《票据法》规定的银行本票属于见票即付本票,《支付 本票仅限为即期银行本票,不需要流通,且出票人信用可靠,因此,持票人主要依赖于付款请求权,从而本票追索权的行使实际上并不普遍。 [26] 三、本票的见票规则 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392.html -
了解详情
使之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3、 法官释法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法官独立、司法公正及其判决的说理性权威。 适法过程中,需要法官对法律的运用、解释, 判决过程中直接产生的耗费,简称为“直接耗费”(direct costs)。审判活动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法律程序运作过程中的这种“错误耗费”和“直接耗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02.html -
了解详情
要的东西时的一种不得已的手段。战斗和掠夺意味对他人的否定,其结果是要么他人及其财产成为自己的战利品,要么自己成为他人的战利品。当谁也不能征服对方时会迎来和平, 日本学者北泽正启对这一问题的分析,认识和确定商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两种方法:其一,内容把握论,即从其应有的内涵上认识商事关系。有如下学说:(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46.html -
了解详情
”,也有人认为裁判民事案件不得直接引用宪法条文,对判决的依据提出质疑。这一争论主要是围绕着宪法可不可以作为民事裁判的直接渊源,本文不拟讨论,至于“宪法是否应当司法 -同一权(名称可以商榷,笔者实在想不出更贴切的名字了)。该权利的内容为,主体有保持自己实际享有的人格与别人认为的人格是同一人格的权利。这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10.html -
了解详情
无限的利益冲突,必然会有救济不能或保护不周之虞。因此,讨论民事权利类型化及其保护,对我国完善民事立法和健全司法运作机制,是大有裨益的。二、权利类型化: 疑问。又如前文例二中,法院最终判决认为,被告出版社侵犯了原告的生命健康权,主要落脚点是健康权。但也有观点认为,被告侵犯的不是原告的健康权,而是正常生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64.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过失犯罪行为,这样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的心理状态又属于与客观的构成事实有关的内容,成为一种“凝固的”、事实形态的犯罪事实。 第二,犯罪主体与犯罪构成要件 理论,要能够反映罪犯和社会相沟通,社会与罪犯相沟通的过程。这主要是因为犯罪及其惩罚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沟通”过程:个人因为其危害社会的犯罪因为而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82.html -
了解详情
掌握着实力。”[2]公、私法的划分与严格规则主义的关联在于:第一,这种法律分类“十分强调和相信形式上的定义以及定义之间差别的有效性和适用性”。[3]这是公、 ,以刑为主”的传统,严格规则主义在古代司法中主要体现为绝对法定刑主义,即立法者尽量在罪行与刑罚及其赎换刑之间确定一一对应的数量关系,力图避免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5.html -
了解详情
)。这些日本法学家率先在中国开设了“法学通论”的课程。因此,日文“法学”一词及其观念,通过日本教师的讲课活动传入中国,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明治维新后, 刊物却称为“政法研究”(1978年复刊后始改为“法学研究”)。全国报刊索引的分类,在法学栏目,也不使用“法学”标题,而是用“法律”一词。至今,全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91.html -
了解详情
)。笔者将原告意识到滥用诉权的非法后果作为故意的内容。 将滥用诉权人主观故意作为滥用诉权的主观要件,其主要理由是:(1)当事人非法律专家,我国又不 构成滥用诉权。 四、滥用诉权的规制 对于滥用诉权行为的规制,涉及实体法和司法及其管理制度的完善问题,比如把滥用诉权行为的侵权纳人民事侵权行为之中并明确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84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