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判决尚未生效,若被告人上诉或者公诉机关抗诉,就可能引起二审,如果不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就难以保障二审程序的顺利进行。我理解这样做有这样做的理由, ;如果人民检察院提供的原审被告人住址不明确,应当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7条第1、2项的规定,由人民法院通知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325.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第28条和《民诉法》第186条的规定,受指定的法院应适用二审程序审理。在此情况下,受指定的法院能否依据《解释》第38条的规定裁定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指出,2008年全国法院共查处违纪违法人员712人,其中追究刑事责任105人。而据《法制日报》报道,自最高人民法院2009年1月8日公布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07.html -
了解详情
为承办法官察觉。而案件一旦判决或裁定,错案的纠正往往要经过复杂的二审、甚至再审程序才能完成,由此导致司法资源的严重浪费。 4.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损害 诉讼程序的行为人予以制裁。 3.其事实原型符合刑法规定的要件模型,启动刑事制裁程序具备法律基础。主体方面,民事虚假诉讼的犯罪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832.html -
了解详情
比较典型的是倍受关注的许霆盗窃案,一审以盗窃罪判处无期徒刑,经过媒体的渲染报道,二审发回重审。重审仍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原一审判处无期徒刑是合乎法律 制度的缺失影响了和谐诉讼。和谐诉讼,依笔者理解,应当是诉讼各方依照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程序及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严谨、有序、规范地进行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49.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官履行了自己的承诺而作出的有罪答辩,在这种情况下上诉,则很可能在二审时被告人得到更重的刑罚,一般被告人不会陷自己于更不利之境地。但如果真的 犯罪人的行为对法律的违反、对被害人、社会甚至犯罪人自己的伤害的同时,应强调刑事司法程序对这些伤害的弥补,真正有利于被害人损害的赔偿,破坏了的社会秩序的恢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45.html -
了解详情
确认其他共同致害人承担连带责任的程序启动困难,是适用原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二审程序?是民事庭、审判监督庭、刑事庭、执行庭哪个庭确认?无从下手。 的决定。实践中,被害人在审查起诉阶段把附带民事诉状递给检察院,检察院往往移送刑事案件连同附带民事诉状一并递到法院,造成检察院审查附带民事诉讼立案的误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10.html -
了解详情
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和证据对处理案件的实质性意义等方面,进一步统一、规范刑事再审案件新证据的认证标准和认证规则。 2.对可能改判宣告无罪的服刑犯人可否 不能完全排除,并当庭表示要上诉,为保证二审程序的顺利进行,可对该被告人适用取保候审。 4.法院受理了当事人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民事部分的申诉,再审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150.html -
了解详情
,对各犯罪人不平等;二是下放了死刑核准权的案件,实践中二审程序与复核程序混淆在一起,造成诉讼程序混乱,也不利于保证死刑案件的质量;三是各地死刑适用标准 ,死刑案件的质量是不可能得到保证的。要改变这种状况,有赖于司法体制的改革中刑事诉讼权利的重新分配。在目前情况下,必须要强化律师在死刑案件辩护中的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773.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案件的全面处理性和适用法律的权威性、统一性。依照程序参与的程度看,检察院基本上只能参与刑事诉讼程序,对民事、行政诉讼的参与被限于监督和抗诉,实际上是 判断,拘束所有法院。 我国的高级法院和最高法院虽然属于上诉法院,但是由于施行二审终审制度,且现实中一审案件多由基层法院进行审理,能够上诉到高级法院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94.html -
了解详情
的裁量权应受到一定的制约,国民应享有接受依无恣意、无独断程序处分的程序保障。”二审之后,终审的最高法院在判决[47]中就个人出租汽车案指出:“虽然道路 正确的。”“但是同时,即使在被认为应由该条保障的场合,一般而言,行政程序与刑事程序在性质上存在着自然的差异,并且由于行政目的多种多样,是否在事前给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