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分权。不过,我们希望这种讨论能够在宪法层面上展开,即不仅讨论央地间行政主体的公务划分,而且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所有权力都纳入到这一分析框架。为此 意味着地方公债制度如何走上宪政之路并为中国的宪政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目前并不具有明确的答案。其需要中央政府在尊重地方政府的主体性的前提下,与地方政府商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782.html -
了解详情
,宪法精神得到弘扬,从而起到推动制度改进的作用。它对公民、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增强胜过百堂法制教育课。而由孙志刚事件引起三个法学博士向 可见,官员不兼任人大代表,不利于强化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的监督,不利于减少人大代表,不有利于延长会期,不利于改变行政化的会风,不利于发扬民主。 进行代表制改革有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300.html -
了解详情
,宪法精神得到弘扬,从而起到推动制度改进的作用。它对公民、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增强胜过百堂法制教育课。而由孙志刚事件引起三个法学博士向 可见,官员不兼任人大代表,不利于强化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的监督,不利于减少人大代表,不有利于延长会期,不利于改变行政化的会风,不利于发扬民主。 进行代表制改革有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078.html -
了解详情
宪法的形式。而宪法又会通过确定政府的政治构架及其政治蓝图,使人民同意受其统治。当今几乎所有国家都把人民主权作为一条重要的宪政原则,并通过民主选举 民主、国家民主、政党民主、军事民主、生活民主等等。一般而言,民主如果不与法治宪政结合起来,就不能实现公正、公平和合理。这是因为,民主信奉人人当家作主,相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041.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核心是授予和尊重行政自由裁量权,并使立法监督和司法审查限制在最低限度的宪政框架内。 然而,三个核心定理得以发挥作用,不仅依赖于两个假设的逻辑推理, 质量和输出能力。 5、要改革政府,得先改革政府的博弈规则。关键是能否遵循个人主义契约主义立宪主义的逻辑改善宪法和法律对政府权力的控制,设计出一种符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918.html -
了解详情
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宪法改革。例如从1990年开始,南非白人政府出于内外压力,和曼德拉领导的非洲国民议会谈判,最后同意授予有色人种选举权,从而和平完成了民主宪政转型。( ;欧洲大陆则从自然正义走向法治正义,民选代议机构被认为是对普遍人权的最可靠保障。然而,在历经专制统治之后,人们发现民主、法治和自由是相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443.html -
了解详情
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宪法改革。例如从1990年开始,南非白人政府出于内外压力,和曼德拉领导的非洲国民议会谈判,最后同意授予有色人种选举权,从而和平完成了民主宪政转型。( ;欧洲大陆则从自然正义走向法治正义,民选代议机构被认为是对普遍人权的最可靠保障。然而,在历经专制统治之后,人们发现民主、法治和自由是相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783.html -
了解详情
多年前,美国就将公共使用条款写入宪法修正案,德国、日本也分别在各自的宪法中规定了公共福利和公共福祉等内容。宪政理论与实践证明,公共利益条款的 单纯市场经济模式不同,它不仅有较严格的个体利益约束机制,而且也受到来自国家或政府的一定程度的干预{1}.这种模式中确立的宪法公共利益条款,不可避免地带有模式本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752.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整合和协调机制,社会管理方式还相当落后,不少方面仍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色彩。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成为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的 、描述、解释社会建设的运作,就必须突破传统的宪政范畴和理论,建立更具包容性的宪法调整功能理论,即宪法秩序范畴和理论。 所谓宪法秩序,是基于人们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735.html -
了解详情
是十分重要 [②],值得我们对之做一解读与分析。 在该书的绪论、结束语以及浸染每一阶段的宪法思想与宪政运动的评论中,作者非常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制宪的目的 一定差异,不完全具有典型性,但是路径却是一致的,其制定宪法的目的在于确认自己的权利,限制政府的强制权力。 1840年前的中国,找不到与之相类似的对应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3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