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体来讲,民事诉讼中司法能动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程序控制 所谓程序控制,就是法院对民事诉讼程序的发生、发展、终止以及程序进程的方式和节奏 曼.从辩论主义到合作主义[A].转引自[德]米夏埃尔施蒂尔纳.德国民事诉讼法学文萃[C].赵秀举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372. [1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09.html -
了解详情
,应属于合法证据,法官应视案情作出判断。 [关键词] 知识产权 陷阱取证 机会 提供型陷阱取证 陷阱取证来源于刑事诉讼中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指,在特殊刑事案件的 在其他证据以佐证方式加以补强的情况下,才能作为定案根据,由提供瑕疵证据的一方当事人承担补强证据的举证责任。民事诉讼法第69条以及《若干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703.html -
了解详情
中立原则,是指法院(法官)在案件审理程序中处于相对消极被动的中间地位。中立原则是现代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原则,是程序公正的核心内容。它表明在民事诉讼 合理的对话机会,并受当事人主张和举证的限制。总之,中立原则的作用就是要通过保证当事人有效参与诉讼程序,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辩论权和处分权,限制审判权滥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98.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往往却是分清民事责任的重要事实。④ 3,举证责任的不同可能会引起法庭规则的混乱⑤。 (三) 我个人认为行政诉讼可以附带民事诉讼,但也应仅限于 界定为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根据当事人请求,附带审理与行政争议相关的民事争议的特殊诉讼程序。并特别指出“相关”是指民事争议引起行政争议或者行政争议引起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45.html -
了解详情
其准确性和真实性,从而促进量刑均衡。[6]另一些学者则指出,英美法系量刑程序实际上是一个对抗式躯体中的职权式灵魂[7],主要由法官或者缓刑官主导量刑信息的调查 。不过考虑到证据因素(尤其是举证责任)在民事诉讼中对裁判结果的特殊影响,以及相关争议的发生频率,本文主要关注刑事案件的同案同判问题,并且主要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856.html -
了解详情
的出示,质证、采信都规定了严格的程序,一般情况下,由证人出庭作证,当庭接受诉讼各方的询问质证。但是,在现实执法过程中,严重存在着以书面证人证言代替证人 出庭作证,使原来国家职权主义(纠问式)变成了控辩式的当事人主义,增大了控辩双方的举证责任,是我国庭审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讲,证人不出庭作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20.html -
了解详情
量化尝试。大陆法系国家对证明标准进行了一定层次的划分。德国、日本等国家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存在两种规定:一种是原则性的证明,另一种称为释明(疏明、 0.99,则几乎肯定视其为真。他将民事诉讼的或然性权衡证明标准所要求的可能性大于不可能性解释成对原告(或承担证明责任的一方当事人)之主张事实审理者形成的确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48.html -
了解详情
自然的统一。 2.基于对公正与效率的追求。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过程中,立法者关注国家资源的投入,强调简化诉讼程序,节省人力、物力,及时有效地处理 同案犯亦可根据当事人诉意,列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按照民事诉讼的规定进行缺席审判。另外在举证责任、是否可以提出反诉、承担责任的方式等具体问题上有待进一步明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239.html -
了解详情
,即使反驳也无效.,进一步说不可反驳的推定解除了双方的举证责任. 其次法律上存在一种将举证责任转移给反方当事人的推定.如我国中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 的控制之下时,由其对方当事人来承担举证责任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就要通过推定来倒置举证责任.从而契合程序公正的要求. 再次在法律上还存在一种降低证明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70.html -
了解详情
中仍很不完善,有的还不尽人意,但它在诉讼程序中却是普遍存在的,具体包括(1)程序参与原则,如原、被告参与举证、对证、质证、答辩、辩护等诉讼活动 参与者的法律地位始终是平等的。程序中的平等问题,我国传统法学理论一般都是承认诉讼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如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原、被告的法律地位处于平等,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4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