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化的追诉机制,因而在刑事诉讼开始前,办案人员不需要对行为人危害社会的行为性质到底是行政违法还是刑事犯罪进行甄别,采用同一种程序处置即可,操作比较简单。与此不同, ]这种观点的合理性也大可商榷。就以对被追诉人的调查笔录为例,由于被追诉人在立案前是以证人的身份接受询问,立案后则是以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接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4376.html -
了解详情
、外国人,应当提供翻译而未提供的。 第十四条 证人证言的收集程序和方式有下列瑕疵,通过有关办案人员的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可以采用: (一) 一方或者双方不到场的,法庭记录在案。 人民检察院、辩护人补充的和法庭庭外调查核实取得的证据,法庭可以庭外征求出庭检察人员、辩护人的意见。双方意见不一致,有一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251.html -
了解详情
同级审查的质量考评和责任追究机制,同级审查质量的好坏更多地取决于办案人员的责任心,导致部分检察院侦监部门的同级审查不够认真细致,甚至签字走过场,审查过程流于形式 活动:一是参加侦查部门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对被害人、证人的询问;二是参加侦查部门的其他调查取证活动,共同研究方案,提出建议;三是参加侦查部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925.html -
了解详情
,往往很难履行法定举证责任;并且由于国家机关的侦控行为通常秘密进行,即使办案人员实施了违反程序的行为,受害人也几乎不可能通过合法途径收集到足够的证据进行证明。 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也是至今关于非法证据排除的唯一规定。其后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884.html -
了解详情
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中也明确规定,对采用刑讯逼供或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取得 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证人按照办案人员设想的内容进行陈述而获取的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陈述或证人证言,应当予以排除。 二、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 为了确保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490.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院、法院应当同意或不予批准律师的调查取证申请,不予批准后的救济程序,如何监督制约检察院、法院行使权力等未作明确规定。 (4)刑法第306条设定的辩护人 多重批准。各地公安机关、检察机关自行规定,律师先向侦查机关递交会见申请,办案人员同意后,由预审部门负责人批准,最后由主管局长或者院长批准。这一审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93.html -
了解详情
、在运用证据认定事实的环节中,我们还经常看到这样的问题,就是一些审判人员在认定案件事实时画蛇添足,仅仅依据单薄的言辞证据如被告人供述、被害人陈述或 的律师;对不同取证主体取证的程序规定,如辩护律师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许可,才能向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以及被害人提供的证人调查取证;对法定证据形式要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93.html -
了解详情
和上级院在刑事诉讼决策权能上应科学分工,合理设计决策程序,完善决策组成人员结构,突出强化办案人员责任意识,避免将错案风险推诿为检委会或上级院决策所 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进行调查取证,更没有赋予犯罪嫌疑人或被害人在侦查阶段或者审查起诉阶段申请保全证据的权利。在司法实践中,所谓经过检察院批准或者许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10.html -
了解详情
歪曲、编造案件事实。此外,也会使那些不公正甚至滥用职权的办案人员有机可乘,引导、诱使证人按其主观意图陈述案件事实。显然,这对于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 。 法律的强制性是通过法律的制裁来保障和实现的。对于程序性违法行为,如果通过程序救济办案机关及办案人员仍然不予纠正,那么就必须给予程序性制裁。这样才能使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61.html -
了解详情
了资本。 2.法院对辩诉交易案件的量刑建议采纳率高 因为辩诉交易程序得以推进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检察院经与辩方协商后提出的定罪量刑意见能得到法院支持和认可。 的刑事案件数和被告人数分别增加了61.33%和73.85%,而公、检、法办案人员却所增无几,不少地方案多人少矛盾非常突出。英美法系国家分离式庭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6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