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该法条规定可以看出,指令再审只适用最高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发现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情形,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六条对人民检察院提出 案件。根据该法条和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按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案件的法定审判职责范围为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基层法院无审理抗诉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344.html -
了解详情
了严格规定。2004年,针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公安部、司法部组织开展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大检查 法系多数国家规定由行政机关(通常是减刑或假释委员会)进行审查,但是就审查决定是否适用减刑、假释的程序而言,不同国家,包括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却呈现出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820.html -
了解详情
减轻处罚,反而加重了刑罚,必然导致被告人一方对上诉产生顾虑甚至在一审判决不正确的情况下,也不敢上诉,这样一方面限制被告人行使上诉权,另一方面放松了一审法官责任心 ;有的认为上诉不加刑存在,检察院抗诉或自诉人的上诉,发回重审后加刑及通过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后加刑等方面的威胁下,已是流于形式名存实亡,形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495.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再审程序是人民法院根据人民检察院对已生效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的案件依法适用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的程序。由于《民事诉讼法》对这一程序仅作了简单规定,在审判实践 ,原判决、裁定即视为撤诉。 三、原审原告拒不到庭或中途退庭,能否按撤诉处理。 在抗诉案件再审实践中,常常遇到原审原告拒不到庭或中途退庭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537.html -
了解详情
按照法律有关规定及人民检察院关于抗诉案件的有关规定,认为符合抗诉的有关条件,从而提出抗诉,其抗诉意见就是为实现抗诉目的。 3、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当事人在法律 在抗诉书与再审开庭时都未提及,而当事人在再审审理当时也未提出异议的那部分原判内容,人民法院在再审中就可以不再进行审理。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重复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67.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多种非法定渠道要求对生效裁判进行复查以及再审,对这种申诉没有时间等任何条件的限制,以致于各级法院门前时常为这些申诉群体拥挤不堪。 2、职权色彩过于浓厚。 认为,现行民事审判监督程序途径过多且不合理,法院自身监督和人民检察院抗诉监督没有必要。[11] 第四种观点是李浩先生提出的取消法院依职权发动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48.html -
了解详情
代理人”⑦的尴尬情形。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再审时,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同时,《规定》第四十四条又 》,2002年第1期,P19。 ⑧ 汤维建:《检察机关应有权对民事执行程序进行法律监督》,《检察日报》,2002年7月17日,第5版。 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70.html -
了解详情
.一审判决书或裁定书;66.刑事抗诉书、被害人请求抗诉书、抗诉请求答复书、上诉书;上级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书;67.二审法院终审判决、 (含向检委会汇报报告);11.二审案件汇报笔录(按向处、检察长、检委会汇报的顺序装订);12.二审期间承办人办案说明(对外不公开类);13.二审案件呈 ...
//www.110.com/fagui/law_284077.html -
了解详情
抗诉法庭提纲;(四)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检察院按照第二审程序提出抗诉的案件决定支持抗诉的,应当制作支持抗诉意见书,并在开庭前送达同级人民法院。第五 。在法庭调查结束前,检察人员可以根据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审判长(审判员)发问的情况,进行补充讯问。第十一条证人、鉴定人应当由人民法院通知并负责安排出庭 ...
//www.110.com/fagui/law_22908.html -
了解详情
,控告申诉案卷)进行排列、保管,不得分散放置。同一案件由于诉讼程序的改变或其他原因形成几个案号的案卷,应合并保管,增加分册号(近年申诉卷应并入早年申诉卷 条款名称保管期限一、侦查、审判监督的刑事案件档案1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决定起诉、免予起诉及提出抗诉的案件:(1)重要的永久(2)一般的长期2人民 ...
//www.110.com/fagui/law_2221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