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利益的行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根据200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刑法第9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 、暂予监外执行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401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921.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利益的行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根据200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刑法第9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 、暂予监外执行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401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122.html -
了解详情
种观点则认为不宜在判决主文中附加适用驱逐出境,如果被告人的无期徒刑或者死缓减为有期徒刑,可以在减刑或者假释裁定中决定驱逐出境。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均值得商榷。首先 的资格为依据驱逐出境。 三、翻译人员的费用如何承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百一十九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495.html -
了解详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关于办理徇私舞弊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经一九九六年五月十六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第八届第五十六 徇私枉法,予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六)在审判民事、经济、行政等案件中,故意歪曲事实,违反法律,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七)司法机关专业 ...
//www.110.com/fagui/law_21679.html -
了解详情
予以打击的历史。同时,为增强该罪名的适用性,中国最高司法机关和立法机关先后于2000年和2002年对该罪的构成特征进行了解释;2011年2月25日,立法机关 的要害。为此,除了在自由刑方面设立特殊的缓刑、减刑和假释等制度外,应针对有组织犯罪强烈的牟利动机强化财产刑的配置和适用,充分发挥刑罚防止犯罪组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757.html -
了解详情
条罪犯、劳教人员档案管理工作受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劳改局、劳教局(处)领导和上级司法行政机关档案机构的监督、指导,并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 的勘验材料;7、对罪犯提出加减刑的呈批材料;8、法院的加刑判决书,减刑、假释裁定书;9、罪犯刑满释放、假释、保外就医、监外执行材料;10、罪犯 ...
//www.110.com/fagui/law_72251.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条文的活标本。他把忘记罪犯人格,而仅把犯罪作为抽象的法律现象处理的刑事司法制度比作江湖庸医。认为这与旧医学不顾病人病情,仅把疾病作为抽象的病理进行 将“监外执行”与“罪犯特殊情况下请假制度单列一章,将”减刑、假释“放入第四章中的奖惩一节中,维护奖惩制度的系统性,促进奖惩制定发挥整体功能,将第五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1.html -
了解详情
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而根据《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8条的规定,被告人具有本解释第36条规定情形之一,拒绝人民法院指定 我国的现实国情,目前在所有案件中都推行这一制度时机尚不成熟,来自司法实践部门的阻力也很大,但如果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进行初步尝试,并对其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168.html -
了解详情
人事实上是否有罪有待商榷。有学者认为仅从字面含义解释,微罪不诉应理解为有轻微犯罪情节,即已被司法机关认定为犯罪但免予起诉。《刑事诉讼法》第146 期,可以提前结束帮教期。微罪不诉社区帮教制度在实践中可比照刑罚执行中的减刑、假释制度执行。 (三)针对社区帮教个案制定人性化帮教方案 针对社区帮教个案可秉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46.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委员会调解{12}(P49),无论哪种模式下,协议达成后都必须经过司法机关这一第三方审查确认,这已经得到学界共识。例如在公诉阶段,检察机关应 决定;在审判阶段,法院可以宣告缓刑或者减轻或免除被告人的刑罚;在刑罚执行阶段,服刑人可获假释或者减刑。 我国目前刑事和解还主要运用在审查起诉阶段,达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6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