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第99条、第105条和第202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第19条),相对人只有对这些决定或者裁定不服时才可 行政诉讼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日]中村英郎.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陈刚,林剑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4}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58.html -
了解详情
一中、长宁、闵行法院开展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试点工作。[9]笔者认为,设立专门的审判机构,能够使审判机构组成人员跨专业化,从而更加有利于合理、合法地审理 法官依职权调查。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法释[2001]33号)第8条第1款规定: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24.html -
了解详情
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对证人制度做出 ,要求每个证人宣布他将真实作证。而大陆法系中,法国刑事诉讼法第103条规定:证人应当宣誓据实陈述,只讲真实。我国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实行具结制度,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44.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r(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对证人制度 包括亲眼目睹和道听途说。反传闻规则在英美证据法中被视为是最具有该法系特色的重要标志之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法学教授玛丽,K肯尼(Mary Kay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65.html -
了解详情
的是证据采纳和事实认定部分。对此,笔者结合已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下称《若干规定》)略抒管见。 一、对存在争议的事实, 超过举证期限后提交而不组织质证,或当事人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的证据不是新证据而不予采纳的;再审民事判决书应援引相应法律依据并说明理由。 四、再审民事判决书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85.html -
了解详情
核心部位。特别是从今年四月开始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则》),标志着我国证据制度正日趋完善和成熟,也将 研究与应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1页。 [3]江伟主编:《证据材料法学》,法律出版社1999年5月版,第244-245页。 [4]王建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19.html -
了解详情
,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又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为《规定》),其中第68条、69条就视听资料有效 证据及其证明力〔J〕. 法学家.2003(5) 〔14〕陈桂明、相庆梅. 民事非法证据排除问题初探〔J〕. 现代法学.2003(4) 〔15〕游冰锋. 民诉中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746.html -
了解详情
的。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颁发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该规定第5条在设定合同案件的证明责任分配原则时亦参照了该学说。[1] 然而, 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180182。 [21]杨建华等:《民事诉讼法新论》,三民书局总经销1981年版,页374375。 [22]普维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28.html -
了解详情
为适用对象,自债权请求权成立时或可行使时就开始计算时效期间,也未必与我国的现实传统相符。特别是在民间债务上,当事人往往为亲朋好友,在没有约定偿还期限的 诉讼时效进行主动审查。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依职权调取证据的情形限定为:一是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01.html -
了解详情
的复制件”,“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 根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8条,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通过电子订单、电子邮件等与其建立买卖关系。上海某科技发展公司系“8848 网站”的客户,于2000 年8月与商贸公司曾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就“以网上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3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