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行为的结果,只能是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中规定的结果,所以行为人对于法定构成要件以外结果的认识不属于犯罪故意中的认识,成立犯罪故意也就不需要有这种认识。经过 到这一结果。但是,这种选定是十分困难的,如私藏枪支、弹药罪、伪造公文罪,司法机关应当认定行为人认识到什么样的具体危害结果呢?即使设定了一个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447.html -
了解详情
是建立在人类以往经验之上的话,立法却是向前迈进,表明未来什么样的行为将被调整。习惯法从来不否认它是社会力量的产物,而立法却是在所有法律渊源中率先声称自己可以独立变化 将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作为本款之罪的加重构成,属于包容犯,即本款之罪包含了故意伤害(致死)罪和故意杀人罪,由此而使本款之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94.html -
了解详情
越大,适用刑罚就越严厉,反之则应该越宽大。作为间接量刑因素的刑附民调解对量刑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笔者认为,应当区别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一般来说 危害程度不大的,因邻里纠纷、经济纠纷等此类纠纷引起的轻微刑事案件,如轻伤害等。自行和解是刑附民调解的最佳形式,对这类案件,应快审快结,适用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910.html -
了解详情
对其进行颠覆性的辩驳。如,掷砖致人死亡,有可能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也有可能被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醉驾致多人死亡,有可能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 解决。在未来的司法实践中,两规则究竟能在辩护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将拭目以待。 五、结语 现代刑事辩护制度是人权观念的产物,而人权观念与只注重个人对社会的义务、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412.html -
了解详情
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一规定重视防卫人在 ,很难说两者孰多孰少,或者说我国的刑法是采什么样的立场[8]。可见,新刑法在向客观主义迈进的同时,也保留了相当浓厚的主观主义传统。这是必须引起我们高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21.html -
了解详情
成立的总条件在证成了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成立的条件而属于犯罪论体系的一环之后,则进一步的问题是: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条件?这个条件与其他条件是平起平坐的吗 故意伤害只造成他人轻微伤这种情形原本符合传统四要件式的犯罪构成而成立故意伤害罪,但当经过应受刑罚惩罚性这环过滤后便不再具有犯罪性,即应受刑罚惩罚性可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871.html -
了解详情
的《产品质量法》第32条第1款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伤害的,侵害人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并应当 真实世界中的问题:一个人死后,给其近亲属一笔钱,这笔钱包含了什么样的含义?一个人因他人原因致死后,加害人为何要给死者近亲属一笔钱? 通过上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915.html -
了解详情
是家庭内部。 我认为这种法律思维模式相当落后。家庭法应该发挥其权威作用,给家庭下定义,给社会期待什么样的婚姻伴侣,父母和儿童下定义。随后,针对上述的第二个 或生育孩子,他们就仿佛佣工一样。而且当坏狼来了,他们都会逃走。这一想法对社会造成如此重大的伤害以致于它简直是在诅咒地球。如今我们生活在诅咒的时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526.html -
了解详情
法学教育,什么样的法律职业共同体? (一)中国需要自己的法学教育,重在培养规则意识,中国法学教育没有国外导师 程序正义先于实质正义这个舶来品,以形式伤害实质, 民众还会在心里再判一次。既然如此,我们何不贯彻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精神,对法庭来一次彻底改造,刑事审判和行政审判由抽签拣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558.html -
了解详情
百四十六条可以看出:承租人占有租赁物期间,租赁物造成第三人的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害的,出租人不承担责任。 其次,在司法实践中,我国法律体系是以“运行支配 肇事车辆。至于驾驶人与车辆所有人之间关于车辆是基于什么样的民事关系,属另一种民事案件,与本案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受害人执行肇事车辆后,车辆所有人因此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5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