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对法院查明事实作出公正的判决有所帮助。(注:FionaE.Raitt:Evidence,SweetMaxwell,2001,p335.)这样,在英国的民事诉讼中,在决定非法取得的证据的可采性时,实际上采取了利益衡量的方式,由法官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裁决。美国对待普通公民通过违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也并不绝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331.html -
了解详情
分为实体性违法行为和程序性违法行为。 与刑事犯罪、民事侵权和行政违法等实体性违法行为不同,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违法是程序法领域的概念。作为刑事程序性制裁所针对的 证据。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只能对以非法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进行排除,而对于非法所得的实物证据,如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884.html -
了解详情
法系国家,出于提高诉讼效率的考虑,在民事诉讼中也出现了放宽书面证据使用限制的趋势。比如,在德国原来的民事诉讼法制度中,只有证人需要从其商业记录 。 【作者简介】 纪格非,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注释】 [22]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谢怀栻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 [2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72.html -
了解详情
基础上构建了高度形式化司法证明程序。但是,在进入20世纪以后,传统证据法赖以存在的哲学、社会以及法学基础发生了变化。面对这些变化,当代证据法应重新确定理性的范围 的权利。大陆法系国家在民事诉讼中贯彻直接审理原则,使法官可以直接面对原始的陈述人或原始的证据而不是证人的书面证言或证据的替代品。英美法系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71.html -
了解详情
不出庭的例外情况,第69条第1款规定了不能单独作为定案证据的证人证言,第77条第2款规定了证人证言的效力等级,第78条规定了法院对证人证言的 三种获取方式:其一,仲裁庭直接获取证据;其二,当事人提供证据;其三,法院协助获取证据。我国民事诉讼过程中的举证是以当事人为主,法院适当参与,法院享有最终的裁决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55.html -
了解详情
的有效制约,有利于克服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的弊端。 (6)交叉询问规则。即由当事人或律师对对方提供的证人进行询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25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 的相关规定。 四、我国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立法的完善 从我国民事诉讼中现存的证据规则可以看到,由于我国现行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创建的历史不长,许多内容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61.html -
了解详情
所谓民事质证主体,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有权利对证据材料进行质证的诉讼主体。在庭审中审判主体能否成为质证主体关系到法庭调查程序的设计并影响到庭审程序的整体 使得司法实践中的做法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有的法院把审判主体定位到质证主体这一角色,在诉讼当事人对证据进行质证后,审判人员还要询问当事人、证人、鉴定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14.html -
了解详情
在整个诉讼阶段,当事人可以不受时间限制提出证据。而法院对这些证据,由于没有举证时效的规定,不能拒绝接受或排斥其证明效力,由此产生了以下弊端: (一) 提高诉讼成本, 提出新证据,在民事诉讼中会出现三种增加诉讼成本的情形。一是延期审理中。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二条第三项规定: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66.html -
了解详情
一句话没有看清和不了解情况,法律对证人又能怎么样,因此本人认为《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的出台,使民事赔偿案件受害人的举证更加困难。 二、适用举证责任倒置 各应当对那些事实负证明责任,这种解释也无法解决事实真伪不明时法官如何裁判的问题。 ②我国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分配标准 A、凡主张权利或法律关系存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847.html -
了解详情
解决纠纷的主要方法,就是因为这是一种最能强化当事人参与意识和责任感的方式。 在民事诉讼中,由于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之争最终要转化为证据之争,因此庭审充实化的关键 法庭上的质证和认证过程可能就变形为一种程序上展示和确认。而对于证人证言,庭审中的称述、质疑和辩论则更具有实质性意义。这不仅是因为这种证据更适合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1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