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的认证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四条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 力一般大于传来证据;直接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间接证据。 2、只有本人陈述而无相关证据佐证,对方当事人不认可的,对该当事人的陈述的证明力不予认定。 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12.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建构的基本要求。民事诉讼管辖制度作为当事人请求司法救济和法院启动审判程序的一项重要制度, 与当事人诉权保障密切相关, 影响着当事人诉讼行为的进行、 确定被告所在地, 则对双方当事人诉权的行使都可能造成诸多不便。四是对某些诉讼力量悬殊案件中的弱势一方当事人的诉权保障不力。例如, 消费者权益纠纷案件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070.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法或律师法等相关法律并没有对当事人及其律师规范最基本的取证程序要求,甚至没有对法院如何调查取证提出程序要求。因此,民事诉讼非法取证问题就成为法官进行 针对公安、检察等司法部门在刑事取证方面的规范,是关于禁止公权机关违反法定程序取得证据的规则。这可以说是我国法律唯一的关于非法证据的规则,但绝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826.html -
了解详情
属于同一法院管辖。五是当事人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提出民事诉讼,即两个诉讼必须发生在同一诉讼程序中。一般认为民事诉讼请求应在一审审理期间提出,二审期间不得提出附带 被告在举证内容上发生重合,甚至于第三人代替行政诉讼的被告就相关问题举证,在此情形下,民事诉讼第三人出示的证据不得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证据,证明被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742.html -
了解详情
对销售者的起诉的情形 在绝大部分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中,原告均将销售者列为共同被告向销售者住所地或行为地法院提起诉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销售者在有合法来源的 已被上升为相对独立且极为重要的案件审理先决条件。虽然我国并没有这样的前置程序,但对被告之间的法律关系仍然需要全面审查。 笔者认为:属于本院辖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600.html -
了解详情
“司空见惯”,也是许多企业老总深感困惑与无奈的难题。这次民诉法对执行程序的修改除完善了相关已有条款外,还增加了多个较有新意的规定。这些规定必将 、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民事纠纷日益增多,公民、法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民事案件大量增加。作为各个行业的众多企业,均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678.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下称《解释》)作出了相关规定,但是在司法实务中对当事人主体范围的认识还存在着分歧。例如,作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被害人是指直接的 反诉,被告人对原告人的反诉请求要另行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反而增加诉累,不利于诉讼程序的简化,降低诉讼效率。 作者单位:浙江省泰顺县人民法院 邮编:325500 注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1.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特殊适用再议 牛建国 2002年4月1日起生效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确立了举证期限、证据交换、 程序。也就是说从案件受理到判决宣告前,法院都可以认为案情复杂并决定转换为普通程序进行审理,相应地案情既然“复杂”当事人的举证工作量就有可能增大,且举证期限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08.html -
了解详情
不公平。 在处理刑事诉讼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民事诉讼的关系上,世界各国有三种立法例:第一作为一种原则,把它主要交由刑事诉讼程序附带予以解决,这是 下潜逃犯罪嫌疑人负有反驳被害人举证责任,其潜逃自应承担缺席判决的不利后果,而且此种民事判决对今后的刑事判决一般不产生影响,即使今后的刑事判决因证据不足宣告无罪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06.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手段解决争讼、围绕着判决的获得展开程序的审判方式相比,这一审判方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将调解作为处理民事诉讼的优先目标和首选方式,尽量采用调解办法 参与审判,参与审判的法官不介入调解。第二,对调解组织或法官确定以下职责:相关程序性的送达、通知、谈话、征求意见;调集交换证据和组织听证;了解争议焦点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