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代表人物努斯鲍姆(Nussbaum)认为,经济法就是以直接影响国民经济为目的的规范的总体或集合。“组织经济说”的代表人物哥尔德密特(GoLdschmidt)认为 效率干预甚至负效率干预就是常态,而最有效干预则是偶然,此外国家常常对市场进行过度干预。“市场越界,政府很容易加以抵制,如果政府越界,市场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64.html -
了解详情
究竟如何完善我国经济立法,笔者拟提出如下构想:1.加强市场经济立法的理论研究,摆脱计划经济时代立法思想的影响,正确认识经济法的本质和地位,厘清民商法与 借鉴。乔石同志在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曾指出:“制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课题,首先,我们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进行总体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68.html -
了解详情
地进行。共调查538人。为对比研究以了解法律人和非法律人之间的观点差异及不同学历、社会经历对其观点的影响,本调查在两组6类共12群人中进行。(见表 路径解决产权冲突问题能力有限,这就增强了市场及其主体对政府干预的需求。经济法与民法因此在产权冲突问题上有了共同的功能,只是路径有所差异,交易成本成了这两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61.html -
了解详情
在经济法基础理论体系中是一个独立的问题,同时又受到涉及经济法的本质属性问题的其他理论的影响,虽然不像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那样备受学者关注,甚至在整个理论体系的完善 。经济法责任在某些情况下也不以行为违法性为必要,对于合法行为造成损害也要对相对人承担法律责任,如基于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原因而占用、征用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21.html -
了解详情
并统一于刑法阶段,近代民法、行政法分割调整辅之以刑法阶段和当代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协作调整辅之以刑法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反映了统治阶级在法律 法律体系中应有类似于“足球队长”的地位。 经济法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其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指导或领导作用:第一,对经济关系进行现实的调整,并因此影响相关部门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07.html -
了解详情
二是国家需要直接同企业发生经济管理关系,并以立法予以调整。前者主要是民法,后者为经济法或行政法。(注:王艳林、赵雄:《中国经济法学:面向二十一世纪的 。从基金的运营看,基金投资需要国家的监督和规范,并由国家直接参与经营管理和监督,基金对市场的作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十分重要,已成为一些国家协调经济运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83.html -
了解详情
当时社会上民法之不彰;并在理论上受到了前苏联和日本的影响。 自50年代后期起,我国法学的发展曾经走过一段弯路,法制原则受到批判,要“人治”不要法治, 和理论素材中探求其规律,发掘其精髓暨现代经济法精神,俾为之正名及建构体系。作为公法和私法因素的有机融合,经济法对传统的法学思维提出了挑战,也为法学的发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28.html -
了解详情
经营者的利益。我国这些年来长盛不衰的“铁老大”现象、电信行业暴利、地区之间的商贸封锁战就是最好的佐证。我国经济法对这些问题的规制明显还不到位,有损于平衡 的差异同样会出现,而且可能更加严重,从而对国内经济施加不良影响。我国按照国际市场规则的要求打破地区封锁、行业垄断、部门垄断后,这个问题将更加突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0.html -
了解详情
个体利益,又要使其利益实现目标跳出相对狭隘的个体利益层次,有责任将其提升到社会公共利益的高度来影响全体成员的经济行为,这才能最终实现行业利益的长期化 主体)、社会中间层主体、市场主体。通过此种分类方式,有助于我们理解经济法对这三大类主体从总体上采取“区别对待”的原因,它们是三大利益代表群体、也是经济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68.html -
了解详情
欺骗性交易行为、强制性交易行为、商业贿赂行为等,都作了禁止性规定。这些规定突出体现了经济法对经济秩序的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更是时时处处为处于弱者地位的 第三,宏观调控法。政府通过经济利益调节机制,利用法律手段来影响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从而达到间接干预市场的目的。计划、产业法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4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