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约,无过错责任。基于以上思考,笔者认为,民法和经济法是不是正在趋于同一化呢? 关键词:民法典 人格 趋同论 经济法 民法 目次: 引言 一、人格:从身份到契约近代 呢?在这里,和强势主体所产生的那个万有引力相反的力所表示的便是一个经济法的形象的作用力,它将异化了的人格重新拉回原来的航道。如此看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073.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规范性法律文件无效。这一规定,直接涉及利害关系人以外的主体参与诉讼的问题,并与经济法的可诉性问题直接相关。可诉性问题是经济法学界近年来 法论丛(第一卷)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史际春、孙虹. 论大民事[J] . 政法论坛,2002(4) .{4}谢尔盖沙赫赖等. 变动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446.html -
了解详情
构建特别艰难,虽然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地位、宗旨、观念、本位、原则等问题,已经取得了许多争议不休、玄而又玄的研究成果,但对主体、行为、责任等制度 ,吕忠梅、刘大洪:《经济法的法学与法经济学分析》,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 年,第237—238页;周林彬:《法律经济学论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82.html -
了解详情
在于,它有助于一套打破了传统公法与私法界线的规则之形成。因此,行政的、法人的及劳动的法规渐渐地融入了社会法的主体之中,该领域更适用于公-私组织的 的法律与社会》,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2页。[26]参见史际春《经济法的地位问题与传统法律部门划分理论批判(续)》,《当代法学》1992年第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06.html -
了解详情
是法律规定对于不同的主体有所倾斜,也可以规定得模糊不具体,要求执法者根据实质正义在适用具体或不具体的法律规范时进行自由裁量。“在经济法中,从 出版社,1993年。 [109] 理查·罗蒂:“哈贝马斯与利奥塔德论后现代”,《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页60. [110] [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08.html -
了解详情
的根本动力。经济法规范政府经济行为的权限就是要限定政府经济行为的限度,实现政府的适度干预。应当在政府与市场、企业、中介组织等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第116页。 19.蔡立辉:《政府法制论—转轨时期中国政府法制建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02.html -
了解详情
的变化呢?在这里,和强势主体所产生的那个“万有引力”相反的力所表示的便是一个经济法的形象的作用力,它将异化了的人格重新拉回原来的航道。如此看来,现代法上 .崔建远、戴孟勇:《合同自由与法治》讲座笔记12.苏号朋:《论契约自由兴起的历史背景及其价值》,载《法律科学》,1999(5)13.为什么善良的初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9.html -
了解详情
大量公法性质的主体,例如公民、国有企业和机关法人、集体私营企业组织等。这是我国民法落后的一个基础性因素。改革现行民事主体制度应当借鉴西方抽象人格论,并以此 、老人、儿童、残疾人以及个体私营企业等“弱者”权益的保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调控能力将会大大增强,经济法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到那时,每个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72.html -
了解详情
总论》 梁慧星 著,法律出版社。 《论经济法主体》 李友根 著,自《当代法学》第103期。 《经济法主体与民事法律主体的区别》张剑秋 邬云霞 著, 主体》 自《当代法学》2004年1月,第70页。 [3] 徐孟洲:《经济法教程》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第23页。 [4] 王全兴 管斌:《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974.html -
了解详情
一般适用,例外豁免。[53](2)规制体制。在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中,参与竞争的主体主要是地方政府、政府部门、公用企业、垄断企业。只有建立高度权威、独立性强的 ,作者致中文版序。 [33] 参见史际春、陈岳琴:《论从市民社会和民商法到经济国家和经济法的时代跨越》,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5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