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德国民法典问世时,并没有规定缔约过失的一般理论,只在有限的范围内得到了承认。[16]不过,随着判例学说的发展和诚信原则的广泛适用,缔约过失制度已经成了一个 理论作为论据,来证明契约正一步步的走向死亡。因为对于契约法适用信赖利益的赔偿,就和侵权行为法上的利益赔偿的要求是相同的,所以吉尔莫认为,契约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32.html -
了解详情
在于促进资金融通、保障债权的实现,故该原则在确定无效担保民事责任中也特别强调了对债权的保护,却忽略了担保人信赖利益等的保护。 二、现行法律在确定 相抵规则非常复杂,确定过错比例困难,管理成本太高。比较过失,就是要求当事人按照与其过失相适的比例承担损害赔偿,并实行责任相抵,在赔偿权利人也存在过错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44.html -
了解详情
。 依据美国法学允诺禁反言进路或依据德国法学前后行为不得矛盾进路下的信赖保护程度各自得以在相当范围与广度中共存。然而英国法上至今仍未能摒弃禁 的种种迹象。这反映了在订约方关系中需要注入可预见性和可计算性的要求。 GUNTHER K HNE 著 【作者简介】 蒋天伟,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任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726.html -
了解详情
法秩序的必要在德国传统刑法学理论中,责任的要求是为了限制预防的滥用,即将目的刑所要求的刑罚幅度限制在报应刑的范围之内,从而实现以报应刑(公正)为 冯军教授的解读,是指现实社会所必不可少的法规范,也就是现实社会中保护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的法规范;所谓的基本违反或者原则上破坏,是指在没有任何值得社会宽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241.html -
了解详情
立场。 依据美国法学允诺禁反言进路或依据德国法学前后行为不得矛盾进路下的信赖保护程度各自得以在相当范围与广度中共存。然而英国法上至今仍未能摒弃禁反言 这一倾向的种种迹象。这反映了在订约方关系中需要注入可预见性和可计算性的要求。 【作者简介】 蒋天伟,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任职。 【注释】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885.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才导致了不同于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缔约过失责任。3、缔约过失责任保护的是一种信赖利益。根据无损失、无责任原则,缔约过失责任也须有损失,但这种损失 有一定的相互制约。因此,不能认定双方必须尽诚实信用的先合同义务,而从排除了产生缔约过失责任的时间上的要求。只有一方向另一方发出要约,另一方也作出接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302.html -
了解详情
在于促进资金融通、保障债权的实现,故该原则在确定无效担保民事责任中也特别强调了对债权的保护,却忽略了担保人信赖利益等的保护。 二、现行法律在确定 相抵规则非常复杂,确定过错比例困难,管理成本太高。比较过失,就是要求当事人按照与其过失相适的比例承担损害赔偿,并实行责任相抵,在赔偿权利人也存在过错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39.html -
了解详情
(二)信赖是附随义务和缔约过失责任产生的理论基础信赖在合同法中,常常以诚实信用原则的面貌出现。它要求当事人应当恪守诚信,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因此而承担的首要义务,系于缔约时应尽必要的注意。法律所保护的,并非仅是一个业已存在的契约关系,正在发生的契约关系亦包括在内,否则,契约交易将暴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88.html -
了解详情
恪尽职守或合理调查,应当可以免除责任。这样才能更好地督促其履行职责,确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3.损害后果。“无损害即无赔偿”。民事责任之产生,皆以损害为 因素,而法院同时又采取“推定信赖”原则,对投资者来说举证责任较轻。1972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先是区别两种情况作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如果被告负有确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46.html -
了解详情
均妥当的——其本不认为公法与私法之区别——但由于所结合具体法要求不同,而产生诚实信用原则的限制。前述类推适用于与一般的法律思想理论,均以公法、私法的 。 (二) 税法上权利失效 诚实信用原则表现在权利失效制度上,税法上的权利失效制度系从法治国家思想所导出的信赖保护的特殊形态,由于权利失效是诚实信用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5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