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这里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就是对起诉证明标准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第一项又规定,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 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而一味的存疑不诉,指控犯罪不是为了赢场官司,而是为了追诉犯罪。在实践中,在具体认定证据是否符合起诉标准,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65.html -
了解详情
认识有很大分歧,发生在公、检、法三机关之间的案件推诿、扯皮、久押不决等现象,就是这一问题的具体反映。“证据充分”并不是一项具体的证明标准, 证明标准,显然是不够恰当的。笔者认为,必须对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明标准进行修改,通过有关的立法、司法解释,一方面使移送审查起诉、提起公诉和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呈现出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61.html -
了解详情
从审判阶段延伸至审前阶段,认为审前也应设置简易程序,如对轻罪案件的不起诉等等。本文拟从简易程序的理论基础人手,强调其在实现诉讼效益这一价值目标 公正所必须达到的最低限度标准的前提下,根据不同案件的具体情况,适用简易程度不同的程序,即简易程序的简易程度也应具有层次性。澳门《刑事诉讼法》对于简易诉讼程序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17.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可塑性”、“有挽救的可能”等概念本身就是很模糊的,很难有统一的标准,不具有可操作性。我们认为,法律本身的抽象性决定了法律语言的含义模糊性,标准 暂缓起诉制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应当在立法上予以确认。暂缓起诉不同于免予起诉。我国原刑事诉讼法中的免予起诉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实体裁判性质的处理模式,它侵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66.html -
了解详情
的客观构成要件。同时,检察机关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以后,检察机关已没有免予起诉权时,才将免予起诉决定送达当事人,程序违法,因此本案在实体上程序上 追究责任制。并非被纠正的案件就都是错案,对错案的标准应该作出严格的界定,以主观存在故意、工作严重不负责导致严重后果为错案的前提条件。一旦被界定为错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61.html -
了解详情
。在提起公诉环节,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这种酌定不 规划、设计、建设主管部门、施工单位、材料、质量监督部门分别提出了要求和检查标准,同时对治安设施的选址定点和配套工程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措施对于减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22.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简易程序。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均未规定被告人应当享有的选择权,违背了刑事诉讼的基本人权原则。2、适用简易程序审判的案件在起诉时公诉机关应当 选择的前提和保障。根据“最低限度程序公正标准”,被告人应当享有知悉被指控犯罪的罪名、理由和证据的权利,在现行刑事诉讼法的框架下,无法保障被告人及辩护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01.html -
了解详情
。不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能掌握刑事司法的精髓。法律追求秩序,因而它首先是限制恣意横行、无法无天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刑事诉讼法首先是减少和杜绝冤假错案 严重地依附于诉讼期间或者办案期间,使得羁押期间的延长完全服务于侦查破案、审查起诉甚至审判的需要。” 羁押的目的除了必要的保证诉讼进行的需要外,很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52.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亲告。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又往往就是加害者,更不可能代被害人行使起诉的权利。[8]因此将遗弃罪归入公诉案件的范畴,才能更好的打击犯罪, 因素研究(项目编号:J12WB5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该法第204条(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170条)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1646.html -
了解详情
刑制度来达到花钱买刑期的目的,从制度设计上也是不可行的。 2.现行刑事诉讼法有关刑事和解、附条件不起诉等规定,同样有花钱买刑期之嫌,而基于同样 .与现行法律相衔接 充分借鉴现有法律制度中的有关规定。(1)吸收减刑、假释的考察标准,作为羁押考察的借鉴。(2)吸收量刑规范化的内容,在选择适用案件时,以基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54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