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为社会广泛接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不过这种过错的严重性已达到应承担一定刑事责任的程度而已。 4.我国刑法实行统一的犯罪概念,使几十年来刑事 1卷〔M〕.人民出版社,1956.140. 〔4〕苏联科学院国家与法研究所.社会主义刑法的当代发展趋势〔Z〕.徐晓晴译.西南政法学院印.32. 作者:夏黎阳...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12.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上应归责于本人:(a)引起不知情或者不负刑事责任的他人实施行为,并且本人具备成立犯罪所需的可责性;或者(b)本法典或者规定犯罪的法律 旧刑法的立场决裂、与德国分道扬镳,不能不引人思考。 [35] 俄罗斯刑法第32条共同犯罪的概念规定:两人以上故意共同参与实施犯罪,是共同犯罪。第33条共同犯罪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516.html -
了解详情
,学者似乎比较偏爱证明责任的概念;而司法实务人员似乎更喜欢举证责任的概念,包括立法人员。在我国现行的三大诉讼法律中,《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 ),West Group,1999,pp.1486,1026. [6](美)乔恩华尔兹:《刑事证据大全》(第二版),何家弘等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496.html -
了解详情
,学者似乎比较偏爱证明责任的概念;而司法实务人员似乎更喜欢举证责任的概念,包括立法人员。在我国现行的三大诉讼法律中,《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 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页177. [2]同上注,页229. [3]龙宗智:推定的界限及适用,《法学研究》2008年第1期,页120,脚注[50]. [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89.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的价值判断趋向公平,司法机关的事实判断富有效率。 2、从刑事一体化 [32]的角度而言,有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事实犯罪)要转化为可以动用 自圆其说的。 [8] 参见樊文:《罪刑法定与社会危害的冲突兼析刑法第13条关于犯罪的概念》,《法律科学》,1998年第1期。 [9] 参见英边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917.html -
了解详情
地把握青少年犯罪的规律。刑事法学的青少年犯罪概念是刑法规定的,作为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据。而非刑事法学的青少年犯罪概念(广义的青少年犯罪概念)是在狭义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18]刘朝阳:《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再认识》,载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编:《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年鉴(2001年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06.html -
了解详情
首先应当要求支付罚金(poena)或债款(pecunia res credita),只是当根据债务人的财产不能给付或清偿时,权利人才能通过执行方式对其人身采取行动;直到 的特征,制裁适用的范围和方式也有不同。刑事责任通常体现为刑事制裁,民事责任通常不体现为制裁。关于法律责任的概念与本质的学说中,制裁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48.html -
了解详情
探讨,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一试析,亦就教于学者与实务界人士。 一、证明责任的概念厘清与选择 为研究的准确性与理解的一致性,同时考虑在我国证明责任 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这最后一类案件,即所谓公诉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31.html -
了解详情
页。)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可以在起诉和受理阶段举证,也可以在庭审中提出新的证据。据此,审判要分别在各个诉讼阶段逐步引导当事人举证,在起诉和受理阶段,告知 现象不利于教学和研究,应当一致起来。事实上这是完全可能的。现在刑事诉讼中使用证明责任的概念,它与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的概念,在意义上是完全相同的。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41.html -
了解详情
帮助犯关系的脱离四类加以论述。[11] 在我国,自共犯关系脱离的概念从日本引入时起,即有学者对这一理论表示认同和支持。如有学者认为,共犯关系脱离的 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要明显轻于后两种情形中的行为人,因此,刑法对其刑事责任的评价也应与后两种情形中的行为人有所区别。当然,尽管行为人为阻止其他行为人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0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