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的功能与结构比较法视角下的二审上诉模式》,载《法学评论》2005年第5期。 [13]参见徐昕:《英国民事诉讼与民事司法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载《河北法学》2004年第10期;尹丽华:《刑事上诉制度研究以三审终审为基础》,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53]参见注[5],第84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5014.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在中国,变两审终审加审判监督为三审终审制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式。而我认为,是两审终审制还是三审终审制并非问题之关键所在,而且两审终审制与我国目前的司法 从比较法来看,当代法治国家也多设有再审程序,或者设有与此相类似的制度。例如法国民事诉讼法典就设有非常上诉途径,其中第二章即为申请再审;美国《联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39.html -
了解详情
的还有一系列法律原则的问题。例如两审终审原则16与有错必纠原则的冲突。上面的分析已表明在抗辩制中,判决所基于的“事实”实际是诉讼各方证据上的多寡 通过司法解决。30这是一种制度的稀缺;由于这种稀缺,因此在我国实际进行抗辩制的试点之前,在1980年代后半期中国法院系统在民事和经济审判方式进行改革的同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53.html -
了解详情
担保的主体资格,其擅自提供对外担保,已违反了我国外汇管制制度。虽然担保函中约定适用香港法律,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五十条“依照本章规定适用 》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审判决。本案二审案件受理费 ...
//www.110.com/panli/panli_51668.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司法解释;裁判文书;判例 【写作年份】2002年 【正文】 在回顾我国目前法律解释的现状时,香港城市大学王晨光教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陈斯喜副主任作 。由于国家最高审判机关都作了终审判决,无异于先定后审,使法律规定的控辩式的审判方式流于形式,也使两审终审制的基本诉讼制度形同虚设。 (四)从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736.html -
了解详情
的特有功能并不能为上诉审所取代,单单依赖建立三审终审制度本身并不能完全解决现行再审程序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从立法方面进一步完善刑事再审程序,同样可以 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第8页。 [9]参见王亚新:《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4243页。 [10][日]三月章:《日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80.html -
了解详情
,当最高法院出现合议庭之间意见冲突时,通过这一机制确保终审法院判决之间的一致性。 [41] 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并没有建立繁简分流等减少进入开庭审理案件 、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及副庭长是当然的审判长。 [44] 转引自章武生 著:《我国民事审级制度之重塑》,发表于《中国法学》2002年第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130.html -
了解详情
,当最高法院出现合议庭之间意见冲突时,通过这一机制确保终审法院判决之间的一致性。 [41] 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并没有建立繁简分流等减少进入开庭审理案件 、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及副庭长是当然的审判长。 [44] 转引自章武生 著:《我国民事审级制度之重塑》,发表于《中国法学》2002年第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129.html -
了解详情
。9但在我国的社会司法实践中,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被忽视。这不仅是因为我们先前的过于简单化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而且因为与讯问制审判方式相联系的其他制度因素。依据 联系的还有一系列法律原则的问题。例如两审终审原则16与有错必纠原则的冲突。上面的分析已表明在抗辩制中,判决所基于的事实实际是诉讼各方证据上的多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08.html -
了解详情
这些规定打击报复或者加害别人。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同样存在这样的规定。笔者认为,这些规定未必科学。 还有案件再审制度。我国三大程序法都规定了案件再审 ”,就可提起再审,而且不受次数的限制。尤其是检察机关的抗诉再审启动权的设立,使我国的“两审终审制”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终审权形同虚设。不少因“确有错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