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的监督范围应当包括从起诉前到裁判后。即:起诉前对当事人不行使诉权的处分行为是否得当进行监督;审理过程中对当事人是否滥用诉讼权利,是否拒不履行诉讼义务 民事审判活动有权进行监督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虽然《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的是对审判活动的监督,但对其理解不应该限于字面,其应该涵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669.html -
了解详情
出卖人实际履行合同或承担违约责任。 在我国《物权法》制定中,区分原则的意义和价值受到学界的一致赞同,并最终在立法上得到了明确地体现。但该法第 2000年版,第365页。 [9] 参见黄松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330页。 [10] 参见梁慧星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326.html -
了解详情
定义的所有权(所有人随意处分物的权利) 相比较更符合人们在民事生活事实中对物的所有关系,以及人们对所有权的经验的认识,便于人们具体理解和把握所有权。 罗马 时,已经改变了家属只能为家长取得财产、增加利益这一古老的原则,规定家属在特有产以外取得的财产,原则上属于家属。例如某人赠与家属物品,如果未作相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229.html -
了解详情
有确凿的令人信服的客观证据证明其在为受让时确已将让与人视为有权处分人的认识,方能确定其具有善意。而消极观念说则要求受让人为受让时只须不知或不 只规定为重大过失而非一般过失,也就不难理解了。第二、过错责任原则的局限性。过错责任原则的核心内容就是行为人有过错即承担民事责任,无过错则不承担任何民事责任。过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35.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则是从程序法角度来揭示公平的内在涵义的”[19].按照该学者的理解,优先原则是基于债权平等,只是程序上的保护方法采用了优先原则。因而,程序公平打破了 问答的。因为,按照“入库规则”的理解,次债务人财产归入债务人财产库后,此时,债务人并未进入破产程序。债务人虽不能随便处分,但是他可为清偿。一旦未对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53.html -
了解详情
放弃的,在诉讼过程中体现为当事人的“处分原则”,处分原则是唯一贯穿我国民事诉讼法始终的民诉法特有原则,在当事人服判的情况下,就表明当事人对自己的权利 上的不同,导致了实践中普遍存在着错误的理解和做法。例如一些检察院在宣传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同时,多种形式地“挖掘案源”,发动群众、律师等中介人员和中介机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81.html -
了解详情
的统一体,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法律关系时还要注意到法律关系的有机性。3.民事法律关系的时间性:作为时间现象的法律关系所有法律关系原则上都是有时间上的开始 妥贴地引入到法律关系内容构成要素中来,相信这将有助于使我们对法律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更加丰富、更加具体。将“权限”概念引入法律关系之中,可以使我们更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64.html -
了解详情
正当性的判例,常常体现着司法裁判者对崇高的法律原则和精神的正确理解和挚热追求。什么是诚信原则的基本规则体系?对它如何认识和把握?笔者分三个层次 :因欺诈、胁迫、恶意串通、乘人之危必将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或可撤销的法律后果规则。这是对较为严重违反诚信原则的惩戒规则(我国民法通则第58条,合同法第5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21.html -
了解详情
的后半叶开始逐渐分化,与此相应,民事诉讼法也开始了与民事实体法相分离的独立体系化过程。随着学术上对诉的分解的理解不断加深,到19世纪后半叶德国 不够的,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笔者主张,民事诉讼一方面要贯彻当事人处分原则,解决存在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普通民事诉讼案件。另一方面还从现代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70.html -
了解详情
项权利在同一个法律制度下不能有含义不同的理解,否则就会引起法律适用上的不便。第二、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的提法本身明显不妥。一是公司资产表示的 章程的修改,必须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另外,作为“资本原则”的例外,股东向外转让出资时,股东会实行“人头原则”,即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4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