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刑事和解避免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执行难问题,真正维护了被害人获得赔偿的权利。 (三)刑事和解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冲突比较 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 正名,并在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等基本法律中明确规定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案件范围、操作方式等相关具体内容,以规范司法实务中的具体行为。只有通过立法实现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840.html -
了解详情
效力后2年内提出。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赔偿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在2年内申请再审。 第七十四 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三款的规定处理,并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的有关规定,对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处罚。 八、其他 第九十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945.html -
了解详情
效力后2年内提出。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赔偿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在2年内申请再审。 第七十四 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三款的规定处理,并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的有关规定,对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处罚。 八、其他 第九十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944.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领域,而且在刑事、行政审判领域,非财产性损害即精神损害作为损害赔偿的内容已成为世界性潮流,成为多数国家公民的一项宪法性权利。对公民人格权的 中作为原告甚至国家公诉人,就会破坏民事诉讼中原被告诉讼地位平等的诉讼结构,有违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因此,应当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在依法提起附带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76.html -
了解详情
的司法裁量.11 六、 注释.12 七、参考文献.12 内容提要 举证责任的分配是举证责任的核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 劳动争议案件等。(3)是否符合诉讼经济原则。举证责任的不同分配直接影响到诉讼的节奏。查明事实和适用法律是诉讼中的两项主要活动,从所需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760.html -
了解详情
隐匿财产,一旦发生纠纷,人民法院难以查清遗产的实际状况,因而无法确保纠纷处理的公正性。如果按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要求债权人举证,由于继承人和被 遗嘱继承人)处于这样一种法律地位:他取得继承选择权,可以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选择无条件直接继承(无限责任继承)、以有限责任为条件接受继承或者放弃继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32.html -
了解详情
有学说与制度的原因。 我国证据制度一贯坚持谁主张,谁举证原则。《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已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是对谁主张、谁举证 不能成立的危险。本建议稿将举证责任和证明责任作为一个概念来对待,这一概念定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证明责任是面对法庭由原告或被告方承担的提出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843.html -
了解详情
所有权,该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为一般规定(分别规定了一物一权原则、永久性、所有权的内容);第二节为土地所有权,分为一般规定、土地重划、农地所有权的 的此项规定及其规则设计非常巧妙、合理。 [19] 例如: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的特别程序,在实践中为何不见一例,形同虚设?价值微小的动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87.html -
了解详情
公正为目的,以公开审判为重心,以强化庭审功能、当事人举证责任和合议庭职权为内容的全面审判方式改革,审判程序在诉讼技术上具有了少许对抗制特征。为保障司法 事实都可不限于当事人主张之范围,实行以事实为依据的实事求是和有错必纠的审判原则,以追求客观真实为直接目的。我国民事诉讼法也没有设立辩论主义所要求的举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624.html -
了解详情
不健全,会滋生地方(部门)保护主义,这是导致执行难的又一重要原因。虽然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审判独立原则,但是,由于在司法体制上整个法院系统实行的是块状 多的形势下,个人对案件的处理显得势单力薄。同时,相对于审判程序而言,执行程序立法中有关当事人救济手段的内容较少。执行案件处理均由个人决定,任意性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2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