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应当收缴双方的结婚证书并将生效判决书送达当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上述司法解释充分说明法院在审理婚姻登记纠纷案件时可以审查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行为的合法性 作用的超过起诉期限的具体行政行为不能审查将会出现司法真空,影响司法权威性,从现行民事诉讼法来法院可以对案件事实进行全面审查。 总之笔者认为,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97.html -
了解详情
该主张成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证据由对方当事人控制下的举证难题。但该司法解释对于第三人持有证据时当事人如何举证,不仅未能作出合理的规范,相反却对 判决书。而收集调查证据则有可能被视为违反司法中立的举动而受到当事人的指责。 可以看出,在规范层面上,我国民事诉讼法课予诉讼当事人举证责任,然而却未赋予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311.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作出的不予受理或者驳回精神损害赔偿起诉的规定,使得严重 。 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之所以把精神损害赔偿排除在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之外,我们理解理由如下:一是《刑法》第36条、《刑事诉讼法》第7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16.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意识,首先要从立法者开始。 其次,民事证据法典化也有助于司法者强化证据意识。因为民事证据制度法典化就意味着民事证据制度从民事诉讼法中分离出来,成了司法 稿及论证》,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张保生主编:《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司法解释建议稿及论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美]约翰J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063.html -
了解详情
健全,未能实现监督的目的。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执行程序内部法律监督机制、外部法律监督机制规定不明,而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所规定的是上级法院对下级 、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完成。依此理论,人民法院具有给付内容的民事裁判文书生效以后,虽然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得以保护,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得以保证,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669.html -
了解详情
松有.《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310 ○14黄松有.《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311 ○15江 伟.《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51 ○16简万成.《证据制度改革若干前提问题探讨》. www.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24.html -
了解详情
对事实与实体法上的权利进行主张,要对实体法律关系进行定性。其二,《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并没有为当事人提供较多的审前交流机会。我国《民事 苏本(StephenN.Subrin)、玛格瑞特?伍(MargaretY.K.Woo)著:《美国民事诉讼的真谛》,蔡彦敏、徐卉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9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7.html -
了解详情
反之,如果完全从实体权利即私权的角度界定诉权,则显然与民事诉讼法的性质不符,也难以解释诉讼中的一系列问题。所以,我们认为,诉权是指当事人基于民事纠纷 保障的力度。这就要求,一方面,应当完善宪法、民事实体法和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为当事人行使诉权、请求司法保护提供较为全面的实体法依据和严密、完备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87.html -
了解详情
和处理。[62](三)诉讼标的论之中国化须解决的问题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有关的司法解释虽然多处使用有“诉讼标的”、“诉讼请求”等用语,但对它们的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页以下。[36]参见肖建国:《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页。[37]在传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86.html -
了解详情
大权交任何一级法院法官决定,也即任何一级法院都有立法权或法律解释权,有违司法者自己不能作为自己行为的法官格言。这种漫无边际的允许法官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 》的规定应由法律规定,司法解释不能创设诉讼制度。而最高人民法院却毫不客气地在“规定”中具体规定举证时限的诉讼制度。即将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随时提出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