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把任何一种消极的动作叫做作为。否则,就找不出纯粹的不作为犯罪了。[1]所以,身体动静说不可取;态度的积极消极本身是一个主观的模糊标准,难以 关系;我国立法没有明确偷税行为的范围,理论上一般认为偷税行为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故意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因此偷税行为与国家税收收入减少具有直接的因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885.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义务。[3]笔者也赞成肯定说。因为不作为帮助犯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不作为犯,而作为义务是成立不作为犯罪的必要条件,所以,不作为帮助犯也必须以帮助者有不 的方法才能防止结果发生,这就是说其防止结果发生是间接的,而非直接的。因此,违反犯罪阻止义务对法益无疑是间接的侵害,违反结果防止义务则是直接的侵害。而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624.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义务应作不同理解 在单独犯的场合,要构成不作为犯罪,需要行为人具有作为义务。这种作为义务,按照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包括法律直接规定的义务、职务业务上 犯处理并不合适,因为如果按照同时犯进行处理,就意味着各个行为人的行为并不成立共同犯罪,也就无法区分主犯与从犯,难以做到罚当其罪。而一旦成立共同正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49.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评价为盗窃罪的共犯是合适的。至于前述学者通过否定存在盗窃罪的共同犯罪故意从而否定成立盗窃罪共犯的主张存在疑问。我国刑法理论通常承认片面的帮助犯 版),东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38页;[日]西田典之:不作为による犯罪へ参与について,载《神山敏雄先生古稀祝贺论文集第一卷》,成文堂2006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296.html -
了解详情
系参与结果发生的重大的原因(例如先行行为的内容等);(3)为防止该结果实施必要的作为是否容易;(4)另外,是否存在其他可能防止结果发生的人,在此基础上,根据 后不报案的构成窝藏、包庇罪。世界范围内的共识是,刑法处罚不作为犯罪只能是例外,处罚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前提是存在作为的义务。现在德国和日本对不真正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645.html -
了解详情
与司法亟待解决的现状,有待于相关法律工作者的进一步努力,以不断完善我国的不作为犯罪理论研究与立法实践,从而促进我国刑事法律的发展和繁荣,达到构建和谐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116页。 [2]这里,本应对行为概念及相关理论作为详细阐述,但限于行为理论是刑法理论特别重视又争论激烈的问题,笔者限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34.html -
了解详情
对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一点建议,最后,对同样存在许多争议的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讨论,或者从这个新的思考角度,可以对我国 关系,从而为行为人定罪量刑。我国刑法第二条规定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33.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义务则比较复杂,需要结合案情慎重判断。这是因为不作为的诈骗罪与其他不作为犯罪有一个重要区别:其他犯罪法益侵害的因果流程由行为人或其他外力控制, 作为义务一般应具备规范意义并能产生强制性要求。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能否成为诈骗罪作为义务的来源,需要结合行为人的特定身份和行为表现来具体判断。一方面,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0131.html -
了解详情
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社会显然是较难接受的。其次,它将导致行 为期待上的不可靠。法律通常不问动机而重视行为,但在道德领域,动机不仅至关重要而且极为不确定。 的保障,其监督施行只能诉诸公众舆论的谴责和社会压 力,故以道德义务作为纯正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来源,将导致义务归属上的困难。”可见,公序良俗是难以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909.html -
了解详情
这对于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社会显然是较难接受的。其次,它将导致行为期待上的不可靠。法律通常不问动机而重视行为,但在道德领域,动机不仅至关重要而且极为不确定。 的保障,其监督施行只能诉诸公众舆论的谴责和社会压力,故以道德义务作为纯正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来源,将导致义务归属上的困难。可见,公序良俗是难以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2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