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付行政的范畴,这方面更多时候强调政府的“掌舵而不是划浆”的导向作用,强调行政行为的刚柔相济。中国今天行政法的现状就是,经济性管制过多,政府管了许多不 的理论姿势和研究进路,反映出行政法学者之间蕴含的不同知识背景和学术传统。对这本身加以研究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为什么研究行政法哲学?为什么研究行政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95.html -
了解详情
下,例如在商标方面,它们也直接针对企业作出决定。 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也已经发生了变化。一个新的初审法院(court of first instance, CFI)已经成立, :就表达方式(语言、概念和推理模式,这些都不应该不加批判地接受)和沟通工具(学术成果和刊物的体系)而言,法学理论也必须面临变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47.html -
了解详情
制既无可能也无必要。[2] 但是我们认为,从已有的制度文本来看,非强制行政行为的制度化并不影响其柔性和灵活性特征。因为,首先,在原则层面,非强制制度的 立法,亦不适于通过外部渠道彰显效力,因此,非强制制度按照现行的模式在行政主体内部发生效力是适应非强制行政行为特征的合理做法。 (一)非强制制度中的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24.html -
了解详情
不容质疑和挑战等观念,这种观念也促使民众对公权力行为采取遵从的行为模式。那么,有限公定力理论主张民众对无效行政行为拒绝遵守并采防卫权等内容,不符合我国民众对公 寥寥几笔,仅处于介绍概念这一层次,未深入探讨。 [3]叶必丰:《论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法学研究》1997年第5期。 [4]胡建淼主编:《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63.html -
了解详情
项假冒专利行为宜单独另行设置刑法条款。理由在于:一是行为的对象不同。第二项和第四项行为的对象分别是第一项所述产品和专利证书、专利文件及专利申请文件, 的修改没有采用这一模式,也没有解决假冒专利行为的明确界定问题,而是留给其下位的《专利法实施细则》来完成。但是,必须明确的是,后者作为行政法规,其有关假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927.html -
了解详情
不容质疑和挑战等观念,这种观念也促使民众对公权力行为采取遵从的行为模式。那么,有限公定力理论主张民众对无效行政行为拒绝遵守并采防卫权等内容,不符合我国民众对公 寥寥几笔,仅处于介绍概念这一层次,未深入探讨。 [3]叶必丰:《论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法学研究》1997年第5期。 [4]胡建淼主编:《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29.html -
了解详情
形式法治的尊崇,其正当性几乎不会受到挑战。 然而,这种不同并不意味着良知自由与无效行政行为没有关联。首先,良知究竟是指什么,固难一时澄清,但本文倾向于 于行政机关作出对公民不利的行政行为场合。由于在不利行政行为的执行权配置方面,法律、法规有两种模式的设置-行政自行强制执行和申请司法执行,所以,公民正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06.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立法法》也对此作出了专门规定。由此可见,我国对于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制约主要通过人大常委会和政府两种不同监督途径实现的。但是从实践来看,我国包括 要求。 综上,笔者认为为了切实履行WTO规定的义务,选择司法审查模式监督抽象行政行为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范围不宜过宽。如何确定适度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25.html -
了解详情
要求,不仅形式合法,而且要求实质公正,从而使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判断与人民的主观权利对应起来,提升了行政行为相对于人民之正当性与可接受性。总之,对待 的处罚或者不利益,但也有可能带给人民各种不同的利益。至于Verwahungsakt为何不直接译为行政行为,而采用行政处分一词,大体是因为受到日本影响,日本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25.html -
了解详情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现行宪法基本权力体系表中,[5]基本权利包括政治权利:参加管理的权利;选举权、被选举权;表达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 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从审批制向备案制过渡,为公众参与民间组织,并通过其发出自己的声音提供基本的组织保障。 其二,重视对行政协助等新型行政行为模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