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与刑法第5条规定不相匹配,未能切实贯彻和具体体现该条文规定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客观上赋予法院和法官以极为宽泛的刑罚自由 ,于是,刑罚的轻重应当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以及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相适应,便成了折中主义刑罚论的量刑公正标准。(二)我国刑法中的量刑公正观 我国刑法在借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669.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程度相契合,即使存在减轻处罚的情节也不应例外。所以,本文试图以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为逻辑支点,对我国减轻处罚规则中存在的一些认识偏误予以匡正,对司法 法治》(上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50页。 ⒀胡承武:论减轻处罚的适用困境及其对策,载《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 ⒁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9958.html -
了解详情
的平衡、一种全面的平衡。[20]如果我们从人格责任论的角度考虑,刑事和解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也不违背。一方面,人格是在特定的素质和环境的 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5]邱兴隆:《关于惩罚的哲学-刑罚根据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 [6][日]大谷实:《刑事政策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76.html -
了解详情
种质的平衡、一种全面的平衡。[20] 如果我们从人格责任论的角度考虑,刑事和解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也不违背。一方面,人格是在特定的素质和环境的 载《法制文萃报》2007年11月22日。 [19]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20] 马静华:《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699.html -
了解详情
内,根据法定的量刑评价方法去量刑,则由法官运用其自由裁量权,在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框架内去实现。在没有实现量刑法定化的前提下,就过于依赖法官 明楷.外国刑法纲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1. {14}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M}.黄风,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66.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2109.html -
了解详情
相同。可以认为, 刑事和解的情况下, 加害人的刑事责任是通过非刑处罚实现的, 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二、刑事和解与刑罚目的和功能 刑罚的主要目的是 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 4] 武玉虹,徐建峰.应然的论说与实然的评说对新刑法罪刑法定原则中国特色透析与质疑[ J]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72.html -
了解详情
对其适用减刑、假释的一个因素,这是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刑罚执行阶段的体现。 2.目的刑论 目的刑论,强调刑罚的目的不是对恶行的 news.sohu.com/20070131/n247943929.shtml. [20]赵秉志,彭新林.论民事赔偿与死刑的限制适用[J].中国法学,2010,(5):5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9456.html -
了解详情
论,只要构成要件间存在竞合关系,从一重处罚即可;大竞合论不仅有助于实现罪刑相适应原则,而且有助于处理所谓罪名之间的界限问题,还有助于克服所谓的立法缺陷。 则视为想象竞合。理论的混乱与实务的差异,已经阻滞了罪刑法定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贯彻,也伤及刑事司法的权威。{5}例如,关于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之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683.html -
了解详情
变化了的情势与适用的目标,挖掘法律文本现在的合理意思的解释论,因而又称为实质的解释论。与此相适应,刑法解释论亦存在着关于解释目标的形式解释论与实质 可能均按重罪论处,就方法论而言,都是同样多此一举{45}。罪刑法定原则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均是刑法基本原则,就二者的关系而言,后者应该从属于前者,即只有在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96.html -
了解详情
变化了的情势与适用的目标,挖掘法律文本现在的合理意思的解释论,因而又称为实质的解释论。与此相适应,刑法解释论亦存在着关于解释目标的形式解释论与实质 可能均按重罪论处,就方法论而言,都是同样多此一举{45}。罪刑法定原则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均是刑法基本原则,就二者的关系而言,后者应该从属于前者,即只有在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5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