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单纯逃走或者事实上的不支付还不够。[8]此外,韩国大法院的判例也指出:诈骗罪是欺骗他人,使他人陷入错误,引起错误者的处分行为,以便取得财物或者财产上 如果认为处分行为仅限于客观的处分行为,而不要求有处分意识,就难以划定诈骗罪与盗窃罪的间接正犯的界限。[21]笔者完全认同对利用不知情的第三人处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669.html -
了解详情
得逞;而民事欺诈行为人一般无须假冒合法身份。 此外,受侵犯权利的属性不同。合同诈骗罪侵犯的是财物所有权,作为犯罪对象的公私财物,并未充当经济合同设定的权利、 错误认识而自愿处分自己的财产的,则相对人的行为根本不构成诈骗罪。本文探讨的是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区别,陷于认识错误是被害人处分行为题中应有之意,无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10.html -
了解详情
,所以需要严格区别。首先,并非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欺骗行为进而取得了财产就成立诈骗罪,因为盗窃犯也可能实施欺骗行为。例如,A打电话欺骗在家休息的老人B:您 盗窃罪。显然,受骗人是否具有处分被害人财产的权限或地位,成为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间接正犯的一个关键。至于受骗人事实上是否具有这种权限或地位,应通过考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714.html -
了解详情
类型,所以需要严格区别。首先,并非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欺蹁行为进而取得了财产就成立诈骗罪,因为蛊窃犯也可能实施欺骗行为。其次,并非只要行为人使用欺搞手段,导致 完全可能使用欺骗手段利用不具有处分财产权限或地位的人取得财产。不难看出,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关健区别在于:受蹁人是否基于认识播误处分(交付)财产。受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6143.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罪的受骗者必须局限于人,否则会导致该罪丧失其基本构造,破坏罪刑法定主义原则,还会使得诈骗罪与盗窃罪无法区分,因此,德日等国的刑法理论与实践 生活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不认可机器可以产生认识错误从而否定这种行为不能构成诈骗罪的观点没有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 所以,赵某在自动取款机上拾得他人信用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159.html -
了解详情
的受骗者必须是自然人,如果没有自然人受骗,就不可能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关键区别在于:受骗人是否基于认识错误处分(交付)财产。但是, 适应的原则相悖。 其次,刑法第196条明文规定,冒用他人信用卡的,以信用卡诈骗罪定性。这就意味着无论行为人是采用何种手段获取他人信用卡的,只要冒用并达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38.html -
了解详情
的受骗者必须是自然人,如果没有自然人受骗,就不可能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关键区别在于:受骗人是否基于认识错误处分(交付)财产。但是, 适应的原则相悖。 其次,刑法第196条明文规定,冒用他人信用卡的,以信用卡诈骗罪定性。这就意味着无论行为人是采用何种手段获取他人信用卡的,只要冒用并达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190.html -
了解详情
便产生了困扰刑法学界多年未解之难题在司法实践中究竟如何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由于盗窃罪与诈骗罪毕竟拥有彼此不相同的犯罪构成要件,因而从两罪的基本构造 实务研究(中)[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1.1017. ⑾董玉庭.盗窃罪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20. ⑿⒀张明楷.刑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6056.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以贪污罪、职务侵占罪论处。 (九)诈骗罪与盗窃罪如何区分? 答:盗窃罪与诈骗罪同为财产型犯罪,盗窃罪与诈骗罪在犯罪构成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一是 。但二者仍然具有明显区别,这主要表现在客观行为的本质特征上。 1、构成诈骗罪的核心条件是行为人以欺骗方法使受害人自愿、主动将财物交付给行为人 根据我国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432.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下秘密窃取,但并不限于秘密窃取,事实上也完全可能存在公开盗窃的情况。诈骗罪,是指以不法所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 关键在于被害人是否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被害人处分财产的是诈骗罪,没有处分财产的是盗窃罪。诈骗罪与盗窃罪属于一种相互排斥的关系,不存在同一行为同时成立诈骗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4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