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况,认为从促进犯罪分子教育矫正、有效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出发,确有必要禁止其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 矫正档案应当保密; (三)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小组应当有熟悉青少年成长特点的人员参加; (四)针对未成年人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育需要等特殊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2933.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层检察院大胆探索附条件不起诉,由检察机关、学校、当地公安机关及司法局的社区矫正机构成立帮教小组,对不起诉人进行思想、心理等方面的帮教。[6] 二、 应当承担具体的帮教工作。 以检察机关作为帮教主体只是权宜之计。近年来,我国出现不少关注青少年的团体,如重庆的关爱基地、南京的诚爱基地、北京的青苹果之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704.html -
了解详情
维权岗”。全市所有街道要配备专职或兼职青少年社区工作人员。建立青少年权益保护监察员制度,增强社会共同责任。(3)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和自护教育,提高自我 缓释与自我救治柔性处理机制,完善少年司法制度,推进学校、社区和家庭互动的青少年轻微犯罪与行为偏差社区补救与矫正制度。创建人性化的少年法庭。控制和减低 ...
//www.110.com/fagui/law_296793.html -
了解详情
文体等传统政府公共服务项目外,还要承担社区禁毒、社区矫正、社区养老、流动人口管理、社区消防、商业维权、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家政服务等新任务。二 保障优抚对象、低收入群体、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服务需求。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加强和改进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7476.html -
了解详情
的重要刑种或重要措施。社区服务刑的设立.使得社区矫正和行刑社会化有了充分的法律依据和有效的实现途经,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罪犯这个特殊的犯罪群体的预防 ,有利于培养和增强家庭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有助于未成年犯的再社会化进程。第三.矫正工作者可以根据具体未成年犯的自身特点、生活背景、习惯、家庭状况进行有针对性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309.html -
了解详情
的重要刑种或重要措施。社区服务刑的设立.使得社区矫正和行刑社会化有了充分的法律依据和有效的实现途经,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罪犯这个特殊的犯罪群体的预防 ,适用对象是管制、缓刑、假释、剥夺政治权利、监外执行人员。 从试行情况来看,社区服务刑有利于未成年人重新回归社会,降低改造成本,并且符合国际社会轻刑化趋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570.html -
了解详情
的群防群治网络。深入开展打击“黄赌毒”和禁止传销等工作,开展“平安社区”、“无毒社区”等创建活动,加强对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的帮助、教育和转化工作,建立和实施 群体提供法律援助。要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监外执行人员的帮教,建立和实施社区矫正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及时有效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发挥人民调解 ...
//www.110.com/fagui/law_290275.html -
了解详情
,有各类社工组织、团体二百九十多个,其中相当一部分都从事着帮助戒毒、青少年感化、就业指导等工作{6}。同时要完善对帮教人员的考核制度,根据被帮教人员的 的自由;三是可以获得假释,离开监狱环境,进入社会服刑。(参见:蒋建宇.社区矫正中适用累进处遇制度的构想,中国司法[J].2004,(8):52.)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46.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前不良行为或不良嗜好{12} (五)犯罪动机的突发性和单一性 据统计,80%青少年罪犯为初中以下文化,初中(含初中中专)以下文盲、半文盲占90%以上,且 ,社会管理更应精细化,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惩罚为辅,完善社区矫正制度,针对不同青少年群体形成的不同背景及不同的利益诉求,作出不同的制度安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1914.html -
了解详情
体育组织,不断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创建“平安社区”活动,推进社区矫正,维护社区消防安全,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健全完善 。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使志愿者能够得到其他志愿者的服务。(八)推动社区资源共建共享。建立相互衔接、优势互补、项目齐全的社会化服务网络体系。鼓励 ...
//www.110.com/fagui/law_3140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