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承诺者对被害的法益具有处分权利,对于国家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不存在被害人承诺的问题,只有被害人承诺侵犯自己的利益时才有可能排除犯罪成立。如张三对李四承诺把 住宅将张某摩托车搬出,即使李的行为并未得到张某的认可,乙的行为不应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 【作者简介】 李玉皎,单位为河北省广宗县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896.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可以代替检察官提起刑事控告。 [3]对于非法侵入住宅罪、侮辱罪、伤害罪、妨害通信秘密罪、威胁罪、损坏财物罪、《反不正当竞争法》第4条、 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移送公安机关立案。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已经作出不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840.html -
了解详情
与针对机器实施盗窃行为的界分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在利用计算机类机器实施侵犯他人财产权的犯罪中,存在成立诈骗罪的空间。对于机器作用型犯罪,因为现实 行为人通过一定的手段打开智能锁,进入汽车把汽车偷开走,如同通过技术手段打开住宅大门的锁进入房间取得财物一样,只能构成盗窃罪而不可能成立诈骗罪。 有学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93.html -
了解详情
。再如,有学者认为,刑法关于非法搜查罪与非法侵入住宅罪的规定之间具有重合关系,因此,强行闯入他人家中非法搜查同时触犯此二罪,属于法条竞合[9], [10]421;另有 条和第115条第1款,而是由于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不同危害结果分别侵犯了生命权和公共安全从而同时触犯了这两个法条,因而不属于法条竞合。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69.html -
了解详情
。再如,有学者认为,刑法关于非法搜查罪与非法侵入住宅罪的规定之间具有重合关系,因此,强行闯入他人家中非法搜查同时触犯此二罪,属于法条竞合[9], [10]421;另有 条和第115条第1款,而是由于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不同危害结果分别侵犯了生命权和公共安全从而同时触犯了这两个法条,因而不属于法条竞合。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02.html -
了解详情
逮捕都是联邦第四宪法修正案意义之下的扣押,人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财产不受无理搜查和扣押的权利,不得侵犯。除依据可能成立的理由,以宣誓或代誓宣言保证, 的武力(28)。《加利福尼亚州刑事法典》第847(a)规定,任何因他人触犯公共安全罪而将其逮捕之平民,不得无必要延误地将被逮捕者移送至治安法官或治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703.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的刑事案件: 故意伤害案(轻伤) ; 重婚案; 遗弃案; 妨害通信自由案;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 侵犯知识产权案件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 属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070.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法(1949)第2条第1款:人人都有自由发展其个性的权利,但不得侵犯他人的权利或触犯宪法秩序或道德准则。上述两种概括限制无疑不是宪法保留。 可以克减的权利一般是人身自由、言论自由、集会游行自由、迁徙自由、通信秘密、住宅不受侵犯等。亚美尼亚宪法(1995)第45条规定的非常状态下保留的一系列权利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228.html -
了解详情
。李斯特一语中的:刑法是犯罪人的人权宣言。民权主义刑法的这一基本特点是当代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的核心所在。(21)根据国权主义刑法与民权主义刑法这一分析框架,刑法的 利益上升为法益。在反对国家权力专断的宪法和打击侵犯他人的利益的刑法颁布以前,人身自由、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通信秘密权)、著作权、发现权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902.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构成要件涉及犯罪分类,如普通法中的夜盗罪就要求行为人以犯某一种重罪为目的破门而入他人住宅或其他建筑物,如果行为人破门而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犯某 比较和缓方法解决的可能性,反映了国家重视对于公民权益的保护,对于比较轻微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给予刑法保护,同时又尊重被害人个人意愿,规定一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6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