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德国民法典问世时,并没有规定缔约过失的一般理论,只在有限的范围内得到了承认。[16]不过,随着判例学说的发展和诚信原则的广泛适用,缔约过失制度已经成了一个 理论作为论据,来证明契约正一步步的走向死亡。因为对于契约法适用信赖利益的赔偿,就和侵权行为法上的利益赔偿的要求是相同的,所以吉尔莫认为,契约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2.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的设计,为了对合同订立过程中当事人双方信赖利益的保护,基于合同订立过程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因其发生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与合同有密切关联性,在吸收了 当事人故意或过失地违反了先合同义务,另一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要求对方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同样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29.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调整营业主对潜在顾客的保护义务问题。第3项则为判例将一些非典型情形纳入缔约过失范围提供了空间。由此,在诚实信用原则的统领下,判例与学说的 》第197条规定:“从事缔结契约磋商之际,当事人应负依诚实信用及交易习惯的要求为一定行为的义务。”第198条规定:“于为缔结契约磋商行为之际,因过失知相对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54.html -
了解详情
欲的目标。为此,仅仅通过合法方式取得物权不是物权变动的充分必要条件,更为重要的要求是物权出让人必须具有真实的处分权。比如,法国学说就认为,在所有权经转让而 示又移转给其他人,则该法律真实物权就构建了交易链条,要受到物权公示原则的保护。同时,客观真实物权要发挥经济效用、进入交易机制,也必须通过公示而取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93.html -
了解详情
,而是一种例外性规则。基于一定权利外观而受到保护的当事人的地位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在缺乏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应根据实际法律状况来判断法律效果。[ 无权处分作为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前提条件,不仅不符合我国采取的实质主义的不动产登记模式和信赖保护的诱因原则,而且仅根据不动产登记簿的权利推定作用难以解决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551.html -
了解详情
而允诺禁反言制度只要求许诺人对受诺人的信赖已经预料到或应当预料到,并不要求许诺人在撤销允诺时主观上有过错,显然,缔约过失原则的成立要比允诺禁反言原则严格,在社会经济生活日益繁纷复杂、公平正义观念深入人心的时代,如果固守过错归责原则,显然会导致对当事人保护不力、悖于公平正义的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476.html -
了解详情
有利的法律后果。 不动产登记簿具有公开性,这一原则一方面构成了公信力的基础,即不动产登记簿形式上是公开的,有关的不动产交易当事人可查阅不动产登记簿;另一方面使取得人保有 它并没有像德国法那样实现信赖保护的客观化,而是对取得人提出了注意义务的要求。由德国法和瑞士法对查阅义务的规定可以看出,善意要件无论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927.html -
了解详情
的设计,为了对合同订立过程中当事人双方信赖利益的保护,基于合同订立过程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因其发生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与合同有密切关联性,在吸收 的一方当事人故意或过失地违反了先合同义务,另一方有权请求法院 (或仲裁机构)要求对方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同样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695.html -
了解详情
能得到承认,显然不利于交易之迅捷与稳定。因此,通过确立登记之公信力以保护当事人之合理信赖应为必要。然当前我国登记制度尚不完善,并且登记公信力之采行还需要相关 我们必须注意发挥民法中这一体现伦理道德要求的原则的作用,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说人们在熟人社会里更容易形成一种信赖的基础,那么在我国由熟人社会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65.html -
了解详情
的设计,为了对合同订立过程中当事人双方信赖利益的保护,基于合同订立过程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因其发生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与合同有密切关联性,在吸收 的一方当事人故意或过失地违反了先合同义务,另一方有权请求法院 (或仲裁机构)要求对方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同样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