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案件,不应当适用简易程序:(一)公诉案件的被告人对于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予以否认的;(二)比较复杂的共同犯罪案件;(三)被告人是盲、聋、哑人 涉外刑事案件及处理结果,应当及时通报当地外事部门。第三百二十二条对涉外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及人民法院认定的其他相关犯罪嫌疑人,可以决定限制出境;对开庭审理案件时必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365.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中确立的提起公诉的证明标准。 从相关司法解释来看,《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79 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 、审查和判断方面也应如此。而现行立法却对侦查机关侦查终结、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都要求必须作到证据确实、充分,这无疑与上述分工负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36.html -
了解详情
的人权运动为此提供了契机,被害人说研究和被害人权益保障运动蓬勃兴起,各国对被害人的权益保障变得更为关注。1985年联合国通过了《为罪行和滥用权力行为受害者取得 地处理案件,节省诉讼资源。但是公诉所保护的社会利益并非总是与被害人的利益相一致的,所以对被害人权利保护的从属性容易产生一定的缺陷,如犯罪嫌疑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08.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或合法利益受到犯罪行为直接侵害,而可以参加刑事诉讼,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包括公诉案件的被害人(或单位) ,完善被害人权利保护体系刻不容缓。除了落实法律现有规定外,还应当制定被害人保护的单行法律以及修改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 笔者认为,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33.html -
了解详情
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而不是关于自首、立功等的情况说明;如果是侦查人员根据相关情况认定、出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自首、立功等情节,但不是真实、完整 说明,应该予以严格限制使用。它们可作为控辩双方法庭辩论的内容,但不宜作为案件的证据使用,尤其不宜在检察机关的公诉书和法院的判决书中引以为作定案的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822.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可以派员在场。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为进一步保证律师在侦查阶段履行职责,两院三部一委《 公诉案件自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可见公诉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之后,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才是辩护人。而律师在侦查阶段既不是辩护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011.html -
了解详情
在刑事诉讼中受到侵害。对于不应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来讲,尽早使之脱离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樊篱,是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不起诉正是适时地终止了刑事诉讼,从而 规定的职权分工相矛盾,还与公诉案件的起诉权归属的法理相违背。尽管自诉权与公诉权在主观上都是维护法律的尊严、保护人权惩罚犯罪,可客观上检察权与自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65.html -
了解详情
就可以草率行事,就可以在短时间内仓促决定吗,就不需慎重对待吗? 这里还有一个如何理解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内宣判的问题 适用。凡是在法律规定期限内不能办结的刑事案件,要充分运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对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要及时变更强制措施或予以释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77.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触犯刑法的犯罪嫌疑人根据其犯罪的性质、年龄、处境、危害程度、犯罪情节及犯罪后的表现情况,依法认为没有 其刑事责任的必要而作出的暂时不予提起公诉的 起诉犹豫制度在日本得到广泛使用,据统计:近几年,暂缓起诉占全部不起诉案件的90%左右,占全部刑事案件的25一30%左右。1994年,日本检察厅办理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246.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犯罪嫌疑人之间的三角结构关系的特点:一是公诉机关同时又是法律监督机关,具有监督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不履行这一职责或履行 轻的情节检察机关也应予以主张,在案件证据处于存疑状态时,检察机关有权作出存疑不起诉决定,对犯罪情节轻微的犯罪嫌疑人,检察机关可以作出微罪不起诉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