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实现身体完整、人格尊严、人身自由为目标。虽然人格权不同于人格,但充分保护人格权,有助于实现个人的独立人格。第二,民事主体制度经历了从抽象人到具体人的 关怀的价值表现得更为彻底和充分。 五、人文关怀与我国民法的未来走向 我们目前已经基本构建起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633.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更多的道德意义。安全、社会和文化保护常常在更小规模的国家里才能得到更好地实现,从而促进个人的发展。这不禁让我们感叹:第一种关系形态所显示的世界公民 可称作基本原则。参见张嘉尹:《论价值秩序作为宪法学的基本概念》,《台大法学论丛》2001年第5期。故本文此处采用迁徙自由原则术语来表示迁徙自由权的客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93.html -
了解详情
,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说:这个人不应该对他的行为所发生的损害承担赔偿的责任。另外的情况是,为了公共的利益我们可以牺牲个人的财产,但这也不能够完全排除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页。另外参见王利明、张新宝著作。 (5)张佩霖主编:《中国民事法律理论与务实》,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第263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49.html -
了解详情
妇女的财产权利等。尽管教会法将婚姻视为一种在上帝面前的两个人自愿结合的圣事,并给予女性一方相当多的保护,[9]277但是由于这种来自于教义观念上的改良, 人之间关系的制度模式。于是,伦理哲学上人、身之别得到了实在法上的体现。至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人权宣言》中庄严宣告人生来且始终自由,在权利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25.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制度 , 最先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所承认 , 尔后为现代各 国普遍接受。我们说 , 知识产权是私权 , 这种私权实际上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将知识产权 但首先不是商品。〔33〕知识产品是智 力创造者从事精神生产的思想结晶 , 它体现了个人的创造精神 , 又吸取了前人已有的创造成果 ; 知识产品作为某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48.html -
了解详情
与人之间的关系。[29]脱离了对个人的关注,对犯罪本质的把握无疑是不全面的。因此,重新审视被害人在刑事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促使被害人地位复归,是对传统犯罪观 能否被和解这一问题正是在这一探索过程中被发现并挖掘出来的,观点的激辩和争鸣会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研究刑事和解在刑罚裁量尤其是在重罪量刑中的价值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21.html -
了解详情
或标准,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则具备民事主体资格,而民事权利能力源于法律规定。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认定某个社会组织有无民事权利能力时,应从法律中去找依据。法律在规定 。在古罗马时代,对于自然人来说,自由民中能够直接行使主体权利的只是家父。之后,民事主体从家族转向个人的发展过程,至少与两个因素有关。第一,是社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64.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因此,《德国民法典》并未对所有权下个明确的定义。也正因为所有权是一项宪法权利,所以它为个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这一事实同时意味着所有权 ,即国家所有。[17]墨西哥也在1917年2月5日公布的宪法中确认了土地国有原则。[18]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47.html -
了解详情
主义哲学、经济人假设、基督教思想、理性法思想等。[5]在这些思想观念中,什么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呢?让我们先看看德国学者的代表性论述。 卡尔拉伦茨指出:要理解德国 之本原,后者则在二元论(在这里即体现为纯粹实践理性和一般实践理性的二元性)的背景下兼涉个人的欲求能力与纯粹实践理性这两个方面;黑格尔在批判康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685.html -
了解详情
。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一文中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 与国家生活关系,把民法定位于对民众生活关系的调整上。民众生活关系我们可称之为市民社会关系,其主体相互之间是平等的,没有权力、命令与服从等身份性和强制性因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4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