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规定打击报复或者加害别人。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同样存在这样的规定。笔者认为,这些规定未必科学。还有案件再审制度。我国三大程序法都规定了案件再审制度 ,就可提起再审,而且不受次数的限制。尤其是检察机关的抗诉再审启动权的设立,使我国的“两审终审制”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终审权形同虚设。不少因“确有错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59.html -
了解详情
的纠纷,劳动仲裁不予受理,由法院按照普通民事诉讼程序解决。 第八条企业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 提起诉讼的,应当提交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出具的受理通知书或者其他已接受仲裁申请的凭证或证明。 解读:我国目前的劳动争议处理实行的是一调一裁两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4638.html -
了解详情
作出后两年内提出。 二、关于人民法院依职权再审的标准问题 《民事诉讼法》第177条规定人民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的制度,其标准表述为:发现确有错误。与此 ,理由在于:其一,再审无次数限制,将导致无限申诉、反复再审,以致终审不终。我国实行的是二审终审制,一般而言,二审程序结束后,裁判即告生效,裁判生效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76.html -
了解详情
的司法裁判,将导致强制执行。 然而,在我国虽有人民法院组织法关于两审终审的规定,但同时该法第14条的再审制度不仅从主体上、更从次数上给予司法 》,转载自中国报道,//www.mlcool.com 。 [5] 鲁千晓,吴新梅《诉讼程序公正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9页。 作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42.html -
了解详情
力。[29]循此观点,后一审理并不能得出不同结论,因此,其意义仅限于对原告两审终审权利的保障。 对于第二类情形,由于是法院依职权认定自己无管辖权的, ,完全可以规定应诉管辖制度,在当事人忽略该诉讼要件的情形下拟制该诉讼要件有效。事实上,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43条,我国目前在涉外民事诉讼中已规定了应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196.html -
了解详情
,否则不能对程序结果提出异议。在我国的程序制度中,虽然规定了两审终审的原则,但同时也规定了审判监督制度和检察监督制度,近年来又建立起了立法监督制度。 及其实现》,《法学研究》1999年第3期。 [75]参见郭伟林:《论民事诉讼程序的公正性》,《南京大学法律评论》创刊号。 [76]参见顾培东:《社会冲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60.html -
了解详情
的原因,因为数额不是太大,消费者自身也不愿意提起民事诉讼,觉得不值得。另一方面,集体诉讼遇到很多举证上的困难和麻烦。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有些国家《消法》里面 是很困难。当然美国有些个别州也有这样一些规定,原则上不实行两审、终审。但是如对提起诉讼的一方来说,他要败诉了,就不能够上诉。 另外,为了解决消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314.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法规定,除基层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第一审刑事、民事案件外,其他案件均由合议庭审理。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所有行政案件都由合议庭审理。可见在我国 的处理作出决定,导致当事人上诉引起的二审程序流于形式,实质上将两审终审变为一审终审,违背了二审终审原则。其三是弱化了法官的独立精神和责任心。由于案件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715.html -
了解详情
遗赠案[1]已去多年。该案一审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二审以与一审法院同样的理由,当庭做出了驳回上诉,维持原审的终审判决。法院认为,遗赠人临终前立 探讨的是:现阶段如何正确认识民意与活法的关系?民意的表达有很多的方式。制度建构上,例如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对法院审判工作进行监督;人大代表对司法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080.html -
了解详情
遗赠案[1]已去多年。该案一审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二审以与一审法院同样的理由,当庭做出了驳回上诉,维持原审的终审判决。法院认为,遗赠人临终前立 探讨的是:现阶段如何正确认识民意与活法的关系?民意的表达有很多的方式。制度建构上,例如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对法院审判工作进行监督;人大代表对司法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9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