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小的调解而回避费时、费力、风险大的判决是不难理解的。 二、对国外的诉讼和解制度的借鉴和学习 《德国民事诉讼法典》第279条规定:地方法院和州 他们之间的纠纷,也乐意履行当事人自己达成的协议,而非法律对他们强迫。其次处分原则是和解制度的重要法律基础。当事人决定诉讼的开始和终结,决定对自己实体权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01.html -
了解详情
债权质权的设定中,可以法律上对其公示的要求有所放宽,或如某些学者所提到的,此为“物权公示原则的相对化”现象的一种表现。 (3)第三债务人的 出资,视为同意转让。”对于该规定,在实践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60]一种观点认为,有限公司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时,如果未达到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则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21.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政行为还没有获得一个清晰的理解;在自然正义原则面前,行政行为还没有获得它的出生证。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后代的法官“忘了”区分司法行为和行政行为 ,法院也不会轻易地排除代理人参加听证;甚至一些大学和体育俱乐部的处分决定,也允许代理人的参与。如果行政机构允许一方当事人聘请代理人,却拒绝另一方聘请代理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91.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果断地废除了收容审查、免予起诉、类推等不利于人权保障的制度,吸收了无罪推定、罪刑法定等原则的合理内核,并将反革命罪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罪,使我国刑事 介绍中可以看出,即使在社会学上,社会政策一词也有不同的理解。那么,刑事社会政策是从何种意义上来理解的呢?有的学者认为,从犯罪学角度看,是在下列意义上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22.html -
了解详情
的。(二)如何解释现实情况下,私人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自然资源的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自然资源管理领域中出现了私人占有、使用、收益、 原则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宪法的原意做出全面的理解。宪法在原则做出自然资源两种所有制规定的同时,在第8条第一款中规定:“……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5.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赔偿物质损失。然而,这样理解也有问题,因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是不告不理,如果把这里的赔偿损失作为民事责任看待的话,法院能否主动责令成为问题。 版,第3页。 ⒀我国当前留守未成年人数量庞大,留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形势严峻,保安处分措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⒁赵秉志、袁彬:刑法与相关部门法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3223.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为例,首先,现代各国民事诉讼均坚持处分原则、辩论原则、直接言词原则和审判公开原则,这有利于当事人双方在法官面前充分的主张各自的权利,并在此基础上 不履行和解协议情形下法院可以依申请恢复执行,这就为理解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增加了难度。此时当事人不履行的和解协议,必然是申请执行人在没有受欺诈、胁迫状态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2629.html -
了解详情
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知识产权客体构造体系如图所示: 从处分客体(即拉伦茨理解的第二顺位的权利客体)来看,有体物由于其特定属性,交换中的给付方将 内容的具体规定也可以推知。可见,传统著作权法理论在谱系上一直遵循无传播即无权利的原则。如果将著作财产权大致分为有形利用权(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等)、无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688.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思表示不能仅仅从合同字面上做简单的理解,还应当通过合同约定所体现出来的逻辑关系及其他痕迹,探究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以此为基础,区分虚伪表示和 法律责任的后果均应由委托人承担。但同时,根据契约自由、意思自治的原则,委托方和受托方当事人在民事委托代理法律关系中,自愿约定收益比例定额分担或由受托方独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944.html -
了解详情
的物权。该节中只有第31条才涉及在先已登记原则,即因法律行为之外的法律事实取得不动产物权者,再行处分该不动产物权须经登记。因此,我国《物权法》第 的要求,据以实现非法之目的。为了保证法律适用上的统一,避免司法实践中出现不同的理解,笔者认为,当下可行的方法是由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或者指导性案例明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53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