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诉讼行为规制的建议 (一)完善证据交换程序 在民事诉讼实践中,在立案后、开庭审理前,双方当事人进行一次证据交换,从而使双方当事人及其律师了初步 相关事实,给双方当事人充分陈述的机会,尽可能查清恶意诉讼相关情况,并依据相关法律对恶意诉讼行为作出处理。 权利不得滥用是法治社会对社会成员的必然要求。恶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337.html -
了解详情
由原来的随时提出主义转为适时提出主义。在随时提出主义下,法律并未限定当事人提出诉讼资料和证据资料的时间,所以当事人可以断断续续、一点一滴地向法院提供,不仅在第一审 中职权的设定密切相关,越是强调法院的职权活动,当事人的自我责任就越轻。我国民事诉讼过去实行超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在这一模式下,程序的进行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514.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民事诉讼的参与人,原告和被告双方都应正确认识民事诉讼的含义,调整自己对民事诉讼案件的期望,才能更好地利用程序,在法庭上更好地争取自己的权益。其次 结果时,当事人一般都已经咨询过相关的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对自己的诉讼结果已经有了明确的预期,才可能采取诉讼行动。然而,民事诉讼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286.html -
了解详情
改革的纵深发展,虽然从我国近期公布的作为近十年来民事审判制度改革经验总结的相关司法解释,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等来看,就我国现行民事 在谈到诚实信用原则具有弥补民事诉讼之立法空白时,直接认为诉讼诚实信用原则的实质,在于如果在诉讼中出现民事诉讼法中没有规定的程序问题,法院可以根据该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53.html -
了解详情
的主流观点。在此背景下,如果主流观点对某一法律问题的研究失当,就极易影响相关的实务走入误区。例如,反诉理论的主流观点主张反诉与本诉的联系只能表现为出自于 画饼。就反诉权而言,在民事诉讼立法上既没有规制,也缺乏应有的保障。其主要表现为立法对反诉的类型、反诉的条件、反诉提起的程序以及提出或不提出反诉的后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392.html -
了解详情
的调查令,证据持有人应当根据调查令提供有关证据。拒绝执行调查命令的,以妨害民事诉讼予以处理。证据持有人接到命令后,认为所调查的证据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或者 ,应当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委托鉴定:1.鉴定部门或者鉴定人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的;2.鉴定程序严重违法或者显失公正的。当事人不能提供证据证实上述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292.html -
了解详情
管辖标准尚未调整之时,司法的公正性尚且受到质疑,而在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民事法官的司法能力和水平并无实质性提高,甚至中西部地区法院出现法官断层问题的 引用的广东法院系统相关数据,均源自广东高院研究室统计数据库或调研资料。以下不赘。 [2]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调研小组编:《民事诉讼程序改革报告》,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55.html -
了解详情
诉权就更加可能了。 二、诉权的行使与管辖权的冲突 在国际民事诉讼中,诉权的行使与管辖权冲突密切相关,管辖权冲突实际上为滥用诉权提供了便利。 因此,我们要 了进一步的阐述。[21]最高法院评价不方便法院的标准已从原来较为严格的滥用程序的标准转变为较为灵活的最适当法院的标准,限制部分外国原告进入美国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38.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明,保障了当事人充分有效地参与程序的运作。通过程序参与者(包括当事人与法官)对程序法上的事实的证明活动,整个民事诉讼活动能够顺利展开并达到公正裁判的理想 诉讼一方可以证实所有与争议事实有关的情况,而不能去证实别的东西。这种相关的情况不仅包括主要争议事实本身的各个部分,而且也包括所有为辩明或解释主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54.html -
了解详情
依法治国、推进司法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在深入推进我国民事司法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历程中,需要切实地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 第五,比较法的方法。既包括民事诉讼法学与相关学科的比较,例如,民事诉讼法学与宪法学、民事实体法学、其他民事程序法学(仲裁法学、公证法学、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5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