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载事项除有反证外,应认为有证据力。至于勘验、依法制作的笔录及附勘图,均有完全的证据力。[23]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77条 状态,便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明责任分担原则,判决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败诉。这样的裁判,实际上放弃了对案件客观真实的追求,同时,也并不完全符合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51.html -
了解详情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进行。然而对事实的实质,人民法院往往只注意对法律事实的真实性的判断,而客观真实性是否与法律事实一致,则取决于当事人的举证 听取被释明人的意见。主要适用于可能引发上访、申诉、矛盾激化的民事、行政、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和刑事自诉案件。判后答疑指裁判文书生效后,原审办案人针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614.html -
了解详情
防止矛盾反复、激化,上访反弹,导致越级访的发生。 (五)完善诉讼调解制度,加大诉讼调解力度 在民事审判中,把调解作为减少涉讼上访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诉讼调解 易懂的语言说明法律文书在认定证据、查明事实和适用法律方面的依据,告知当事人裁判后应注意的事项及风险,以提高服判息诉率及判决后自动履行率,降低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48.html -
了解详情
真伪不明状态,则债务人仍应承担依负债字据履行的义务。由此可见,无因负债字据在民事诉讼中的主要效力在于发生举证责任转换,即将本来的由债权人负责证明债权存在,变成 撤销,而本案中被告因违反忠实义务,本来就负有损害赔偿义务,二者不应混淆。此外应当注意的是,对于司法实务中出现的,未婚同居双方所达成的补偿协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032.html -
了解详情
其理论无法得到充分的展开。事实上,程序正义理论适用的领域还应包括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尤其在刑事诉讼中,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已经达到最为激烈的程度 基础上接受这些价值;如果一上来就对这些价值进行带有批判性的评论,那么读者有什么理由会接受这些价值呢?至于作为理论核心部分的有关自由主义思想的分析,也不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384.html -
了解详情
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应当识别出哪些类型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例如,利益冲突违反了关于受托责任的一般规定,这通常会引发民事 ;允许审前调查(fishing expeditions)从而扩大获取证据资料的渠道;原告败诉不承担诉讼费用;根据判决结果确定律师的酬金等。就处罚的程度而言,英国金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835.html -
了解详情
和概率标准、自然规律标准、人类行为标准及其他普遍真理标准③④。 自由心证决不是什么唯心主义的证据理论。无论是作为一种证据思想还是一种证据制度,自由心证的 认为,在民事诉讼案件中适用“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时,对于一些诸如民事欺诈以及婚姻、继承等与人身权益密切相关的特殊类型案件,在法官的内心确信上应适用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16.html -
了解详情
做法,有时会导致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在何时中断等重要法律事实方面与法院产生不同的认识,并进而对法院的裁决产生怀疑。因此,除了在立案时应注意收集关于起诉时间的 ,当事人完全就因为法院对于以上几个因素作出不同决定,极可能导致案件的胜诉或败诉。因而,在裁判文书中公开以上几种重要法律文件的送达时间,是十分必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1.html -
了解详情
最科学、最完善,也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民事诉讼中有的律师不把关键证据提交到一审法庭,即便一审中败诉也在所不惜。这样在一审中对方对他的证据摸不清 的“空审”。应该说这实际是一种规避法律的行为,但这确实又是我们的法律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或者说是法律的漏洞。为什么说这是一种规避法律的行为呢?因为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29.html -
了解详情
在我国诉讼主体的客体化现象严重,一直以来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被视为诉讼客体,法官不是处于一个中立的位置,而是以纠问的方式对待 保证,抵制地方保护主义的侵蚀,树立司法的权威。在统一行使法院的进人权时也应注意灵活性,坚持进人标准的多样化。对法院中法官、书记员、法警、司法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