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虑主体的大小、质量、结构了[16]。因此,同一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往往是不对等的。对某些具备特殊地位和能力的主体,市场秩序规制法往往较详尽地通过义务性规范中 (1):79. [7]钟瑞庆,万玲.交易行为二重性与复合调整模式也谈经济法的调整对象[J].法学,2001(8):66. [8]柯武刚、史漫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416.html -
了解详情
的研究,旧中国民法学人胡长清等有所提及,新中国成立后,民法学界主流学者做过些论述,他们在著论中多主张现代民法及我国现今民法兼采或主采社会本位的观点, 有着完备的私主体市民权利本位兼顾社会的原则。商法为商本位即贸易本位且为民法更多顾及社会的混合私法,有着较民法更为注重形式和效益的原则。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033.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关系中,国家或政府组织总是或者常常是一方主体。 这是经济法的本质所在,目前经济法学者从不同角度所阐发的经济法秉性或特质均源于此。由此决定,形成整体主义 省悟》,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 [5]即李昌麒教授的需要国家干预论,参见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112.html -
了解详情
什么的法这一命题。上述分析表明,公法或私法调整的对象,既不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也不是法律关系中的利益,而是必须从法律关系本身入手,求得答案。但是 的菊池勇夫为代表。六十年代以后,学者的注意力逐渐集中到了“社会法体系”中的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和经济法的规范和功能方面的研究。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出现了对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22.html -
了解详情
既有实体规范也有程序规范,但不包括各国的涉外税法。 3.关于国际税法的主体。广义国际税法论认为国际税法的主体包括国家、国际组织和涉外纳税人;狭义国际 我国的香港和澳门。关于特别行政区是国际税法的主体的具体论述可参见杨紫烜主编:《国际经济法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240—241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73.html -
了解详情
,还调整全部或部分经济协作关系)、“宏观管理关系论”(认为经济法不是调整所有的经济管理关系,只调整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关系)等学派。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 的认识,我们认为,经济法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维护市场秩序,对市场主体进行必要管制的法律规范。如不正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39.html -
了解详情
资产评估和资信评级机构、公证和仲裁机构等组织,其主要职责是审查和评价市场主体行为,监督其是否公正、公开原则进行竞争,反对欺诈、调整规范市场;第二类 .61页(8)廖进球。论市场经济中政府[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69-77页(9)吕忠梅,刘大洪。经济法的法学与经济学分析[M].北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13.html -
了解详情
,由拉普捷夫创立的“纵横统一经济法论”受到越来越强烈的抨击,拉氏本人也开始调整自己的理论观点,主张用“经营活动法”的概念代替“经济法”的概念。二是在 主体制度大相径庭。具体而言,经济法的市场主体规制法主要包括企业形态的法定化制度、企业的市场准入制度、企业运行中的国家干预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四大部分。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04.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的具体展开和体现,并以此构成了经济法学分论的具体内容。研究部门经济法学的内容,一方面,应对已制定出的单行经济法的内容和理论予以研究。我国目前尚未制定一部 行为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能够有效控制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以实现经济法的目的。注:[1]张文显著:《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39.html -
了解详情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法的历史、与民法的价值比较、经济法总论和各论的考察,论证经济法的价值在于经济秩序和实质正义。经济法是人们运用法律维护市场秩序 不是经济自由,而是对绝对的自由放任加以约束防止经济秩序的剧烈动荡。经济法的价值在于实质正义和经济秩序。市场主体只能在经济法规定的框架内按民法规则自由行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4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