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追究恶意滥用诉权者的法律责任”。在举证责任上不能单纯采用民事诉讼法中的“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而应当采取混合制原则,由人民检察院和公益诉讼原告共同承担。必要 流失的法律对策》,辽宁经济,1998年第1期。 [8]周阳:《试论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及法律对策》,社会科学家,1996年第5期。 [9]王艳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82.html -
了解详情
他自然会提出向其他共同侵权行为人追偿的请求。因此,共同侵权行为连带责任诉讼,并不一定非得把所有的共同侵权行为人都诉到诉讼中来,不必一定要适应必要共同诉讼 出版社1988年版,第114页。 [xxxii] 参见刘洪奎、杨立新:《试论治安处罚中损害赔偿的性质》,载《人民公安》1986年第11期。讨论的案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38.html -
了解详情
Vol. 29, 1929, p. 229 {12}[英]H.L.A哈特、托尼奥诺尔:《法律理论中的因果关系》,张绍谦、孙战国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主要事实存在与否不明时,由不负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负反证其事实不存在的证明责任。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第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096.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第五条规定,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学报2007年10月第21卷第5期。 [6]杨路明:《试论商品房销售广告涉及的民事责任承担》,载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4月第22卷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398.html -
了解详情
的例子加以考察。 辩护律师取证难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大痼疾,这个问题之所以多年来一直被广泛关注,是因为它与被告人能否有效行使其辩护权息息相关。刑事诉讼法必须保障 国家,案件事实认定由法官负责,法官不可能完全任由控辩双方举证和质证,而不提出自己的看法。尽管近年来无论是我国还是欧洲大陆法系国家都在强调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34.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的证据法要求证据必须符合客观性、相关性、合法性才具有证据能力,才能成为诉讼中的证据。证据的客观性要求证据材料是客观存在而且能够能被感知。而示意证据并非主观臆造 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案件中的书证、物证虽然已经灭失,但是,人证已经记住了该证据的类特征[1],举证方根据人证的描述,寻找甚至仿制成完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44.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的分担上看,追究产品制造者、销售者违约责任,更有利于保护买受人、用户的权利。在民事诉讼中,实行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如果消费者以侵权为由提起诉讼,那么 (第二版),第68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二版。 8 崔建远:《论产品责任》,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年第3期。 9 金福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59.html -
了解详情
实务中,诸如股东查阅权、异议股东评估权等公司纠纷的审判正在遭受冗长的民事诉讼程序的折磨,在久拖不决中上演原告胜诉但利益严重受损的故事。为避免这种迟来的正义为 杂志》第123期。 [8]前引[3],江伟书,第727页。 [9]参见汤维建:《试论诉讼原理与非讼原理的交错适用》,载樊崇义主编《诉讼法学新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204.html -
了解详情
从根本上制约了这种载体的功能,制约了这个载体的说理程度,制约着这个载体能否承载司法权威。 当事人主义强调民事诉讼以当事人双方的主张举证而进行,当事人可以按照 ,有失公正。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强调法官在诉讼中的主动性,更注意法官职能的发挥,法官对寻求案件事实真相负有责任,诉讼以法官对案件的调查为主线而展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111.html -
了解详情
,更不利于对受害人权益的保护。本文试分析之。 一、问题之所在 由于我国民法中关于侵权责任的规定主要来源于大陆法系国家民法中的相关规定,所以对侵权 的。 [9]萨尔门德(Salmond)的说法是:民事侵权,针对它的补救方法是提起待定损害赔偿的普通法诉讼,它截然不同于违反契约或者违反信托或其他纯属衡平法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0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