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以证据证明其为事实,而使法院得有心证者,该事项即为证据标的。民事诉讼中,证明对象是诉讼证明活动中的首要环节,只有先解决了证明对象的问题,诉讼证明 伪证的多种诱因的出现。说谎的社会风气,拜金主义的思潮,重刑轻民的错误认识以及缺乏严密的证据规则都使民事审判中的伪证问题变得十分严重。[23]虚假证据的难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54.html -
了解详情
后,一个案件才算大致解决了。从这一点来出发,滋贺秀三把清代民事审判看作一种教谕式的调解(didactic conciliation)。[8]但是又应看到,这种 调查经验,却不可能形成一套严谨的证据调查规则。 其次是缺乏对抗式的判决形成方式。强调当事人的对抗,这是西方民事诉讼程序的一个基本的传统;而所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71.html -
了解详情
的工作订出期限,促进调解或和解等。1993年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进一步确立了法官在证据开示和争点整理方面的权力。 可见,两大法系不约而同 的真谛[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 [5][日]三月章.日本民事诉讼法[M],汪一凡,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 [6]唐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98.html -
了解详情
基础上设计之。笔者认为对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进行法律救济的程序性因素大体有:程序性申请;程序的裁判者;对立面设置;正当过程;证据与举证责任;程序性裁决; 过程不可缺少的内容。最重要的还是第二项规则,它形成了程序的正当过程的最低标准。依据此最低标准,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程序性救济的正当过程的判定与实现应考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408.html -
了解详情
等等,由当事人决定,法院不予干涉。尽管为了防止当事人及其律师对发现程序的滥用,美国民事诉讼法加强了法官对发现程序的管理和控制,但仍然改变不了发现程序的主导者为 对方或与案情有关的信息,只要这些信息看起来可能导致发现可被采纳的证据(《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26条〔1〕。一方当事人不能以所寻求的信息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015.html -
了解详情
。)就诉讼法学而言,经过立法、 以条文形式固定下来的民事诉讼法律及规则无疑处于静态,而对静态的规则加以解释、适用、发展的行为自然可以说是动态的。动静态的结合, 的上诉权,显然不仅违反程序法的规定,甚至也违反宪法的基本规定。又如,调查证据时采用不合法的手段时(套取或者压迫等),就会对裁判的基础造成威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48.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违法侦查,但即使不违法侦查,其他侦查人员通过合法侦查也必然会获得证据;二是善意的例外(goodfaithexception),即事实上进行违法侦查的人员有理由相信 是有疑问的。 上述考察表明:第一,排除非法证据并未成为各国民事诉讼中通行的证据规则;第二,或许是由于对公权力要求严格的缘故,美国虽然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891.html -
了解详情
各级法院的首席法官组成的司法会议,制定适用于各级联邦法院的讼费征收规则(注:28U. S. C. Sec.331.); 征收标准根据通货膨胀率、居民收入和法院 、上百万的案件并不是个别情况,最高法院经济审判庭编辑的案例汇编显示,民事诉讼实为耗费巨资的博弈:1.在《海南省海秀总公司因购销房屋纠纷提起上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65.html -
了解详情
笔者现将中国政法大学刘玫博士的博士论文《传闻证据规则研究以刑事诉讼为视角》一文中介绍《美国联邦证据规则》中的传闻规则的例外的内容转摘下来,以便让更多 要求的作证中作为证人提供的证词,如果该证词现被用来针对的当事人,或者在民事诉讼中前任利害关系人有机会和类似动机通过直接询问、交叉询问或再直接询问来展开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158.html -
了解详情
证言确实不真实,法院据此作出的裁判必然不公。 三、完善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建议 法庭审理中除物证、书证外,绝大部分是言词证据,而证人证言属于言词证据,在 审理案件造成障碍,是一种妨碍民事诉讼的行为。在外国,对证人无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如美国联邦民事诉讼法规则第53条第4款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6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