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真实的理念,也不要求法官将非法取得的言词证据严格排除。再者,我国传统上受大陆法系影响较深,职权主义色彩较浓,审判是继侦查和起诉后又一道追究犯罪 .而只能以取得方式的合法性为标准。在刑事诉讼制度上.应修订、增加以下规定: 1.借鉴德国刑事诉讼法典的做法,对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的严禁刑讯逼供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66.html -
了解详情
有公认的无罪推定的铁律。证据、理由不充分即应作出无罪认定。 (4)诉讼程序的运用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法官审判中认定事实还有特别的休庭与庭外 抽象司法解释并行制度。 2.地方法院统一量刑基准点 在司法实践中不乏因需统一量刑标准而由我国各地法院建立地域性规定的情况,如江苏省姜堰市人民法院制定的《规范量刑指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05.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裁判实体正义的必要保证,亦是刑事司法自身的独立价值。能动的刑事司法仍然必须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程序,恪守不告不理、居中裁判的基本立场, 化的一部分,刑法的私法化趋势亦初露端倪,诸如告诉乃论罪名范围的不断扩张、起诉便宜主义的普遍确认、辩诉交易的大行其道、监狱私营化的悄然滥觞以及恢复性司法运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00.html -
了解详情
的。 二是检察机关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批准逮捕或决定逮捕的应予赔偿。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0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 要求来判断是否错误逮捕。逮捕的标准与起诉、判刑的标准不一样,逮捕标准低于起诉、有罪判决标准。因此,逮捕时就包含着不起诉、有罪作无罪判决的可能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59.html -
了解详情
可依职权直接启动。检察官主持,人大代表、政法委领导、法学界专家学者参与。这样,不起诉听证制度可以使证据公开化,消除当事人对诉讼公正的疑虑,客观上减少了 经庭长批准,可适当延长审查期限。 (六)上访听证和申诉听证 上访程序在刑事诉讼法并无明文规定,是我国一种事实程序。依据我国体制设置,人大监督一府两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17.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嫌疑人,而不再向检察机关移送审查起诉,因而造成案件流失。 二、不捕案件监督薄弱的症结 (一)立法不完善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9条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捕后不诉率的高低作为衡量本部门审查批捕工作成绩的标准之一,认为捕后不起诉的越少,说明办案质量越高,反之则说明办案质量越低。 4.侦查监督衔接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396.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起诉阶段获得刑事法律援助不仅是人权保障的必须,更是一种现实的需要。 要让刑事法律援助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始终,就要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立法中确立刑事 本质是使公民受到平等法律保护,是人权的保障,二者不能等同。如果参照最低生活保障来制定受援人的经济审查标准,其结果将使大量的需要援助的对象被排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83.html -
了解详情
的诉讼职能。但是,刑事诉讼毕竟不是国家权力单独作用的领域,作为一种冲突解决机制,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刑事案件中涉及的是刑法与刑事诉讼法中国家与被告人的 有否犯罪嫌疑,决定是否提起公诉,是为了提起公诉而做准备。对于许多自白案件,为了不起诉进行侦查活动、防御活动;对于重大案件和否认犯罪案件,开始时就以审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32.html -
了解详情
的决定,检察机关有最终决定权。但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将被害人列为当事人,其在一定条件下享有诉权,当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时,被害人可以通过行使诉权直接向法院提起 无疑是最有效率和最合理的方式。 当然,司法审查或司法控制一般以合法性为判断标准,但在法律规范缺乏的地方(由于立法技术的落后,以及立法指导思想上欠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04.html -
了解详情
印证: 第一,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遭受司法解释与司法实践的双重挤压。现行《刑事诉讼法》将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限定为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即被害人因 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另外,在证明标准上,刑事诉讼为排除合理怀疑,而民事诉讼则为优势证据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4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