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况实际上难以发生,因此,民事诉讼法将提起再审的主体设定为法院,在实践中难以操作。(二)当事人申请再审是审判监督程序启动的主要途径。因为当事人是与判决 ,针对此弊端,许多学者都提出举证时限制度,认为举证时限制度可以充分体现程序公正的价值,可以完善诉讼体系。此外,许多国家也未将新证据作为可提出申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62.html -
了解详情
无权审理上级检察机关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民事案件。在司法实践中,接受抗诉的法院大多指令下级法院再审,将检察机关置于一般诉讼参与人的法律地位,这无疑 法院审理,上级法院将面临难以承受任务之重,不利于“将矛盾消化在基层”精神的实现。因此,强调抗诉案件原则上由原审法院处理,并非一律都交由下级法院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20.html -
了解详情
的具体化。在国外立法中,往往更强调法官独立,如前引德国宪法、日本宪法、苏俄民事诉讼法典的有关规定。这是因为,他们通常认为“法院完全独立于政府 的大体思路是:取消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对人民法院裁判内容的监督只能通过上诉审程序、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进行[11],其他任何国家机关(包括人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72.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处分权再审程序一、民事诉讼中检察权作用之法理分析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对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负有监督的职能。这种监督不仅表现在检察机关在 主体,标的物及其数额,履行期限和履行方式。和解协议合法有效并已履行完毕的,人民法院可以作执行结案处理。但是如果检察机关审查原审生效裁判后认为抗诉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93.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程序包括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一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都做了相应的限制性规定,只有符合起诉条件和提起再审条件的 上一级法院决定上诉案件;(2)在上诉判决之前,原判决不生效。美国民事诉讼中关于上诉的规定。美国联邦法院并不认为上诉权是美国《宪法》修正案第14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34.html -
了解详情
了审判方式改革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法院体制改革上,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诉权论、程序价值论、诉讼模式论等民事诉讼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广为传播,人们对改革注入 监督途径,联系《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其他条款以及三大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来看,只能通过审级制度或审判监督程序来进行,除此之外,法律并未规定任何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99.html -
了解详情
起着主导作用,当事人处于受支配地位。这种客观上的主从关系,决定了民事诉讼调解监督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实践中,在如何正确处理既要充分遵循当事人处分权 审理程序,从程序和实体上不断缩小调解和判决的距离,最终完成民事审判方式由传统的“调解型”向“ 判决型”的转变。近阶段完善民事诉讼调解监督的法律规定或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95.html -
了解详情
缺席判决的;(5)作为定案依据的主要证据未经当庭质证的;(6)民事诉讼的原判遗漏了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且调解不成的;(7)其他发回重审 个问题23.关于制作“驳回申请再审(申诉)通知书”“驳回申请再审(申诉)通知书”是审判监督程序复查阶段的结果,是对申请再审人提出申请再审进行复查后,认为理由不成立的 ...
//www.110.com/fagui/law_22963.html -
了解详情
也必然促使当事人产生抵触,难以让人折服履行。 三.诉权是民事审判程序中的第一制度性权利 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过程中,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纠纷 》,法律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133页 ⑵柴发邦主编:《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138页 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2702.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法的统一正确实施。 2.遏制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在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应重点监督较为严重的违反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案件,对法官在审理案件时的 诉讼法》第十四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这里的审判活动从广义上理解,不仅包括法院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而且还包括法院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1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