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公正性、程序性和合理性。因为三方组合的诉讼结构符合自然正义的要求:一是通过诉讼双方的平等对抗,第三方则可以兼听则明。即由实体权益相互对立的双方当事人同时 能在法庭上公开使用,甚至不能用作指控犯罪或者认定被告人有罪的根据,从而导致放纵犯罪,出现打击不力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法律程序的约束,这些侦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13.html -
了解详情
的选择权完全留给了个人。 7、程序公正(procedural fairness) 各种法律程序用于确保公正的措施有所不同, 而且什么是公正也只能通过与不公正的对比才能被理解。就 (汉娜阿伦特把人的行动看作是一种过程, 把公共领域看作是人通过其行为得以展现自我的空间, 人的行为是一个过程因而是历史性的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16.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的法律调节,而且无一例外都是采用竞争的方式,通过参加者之间的竞争,将资源配置给优胜者。 因此,能够称得上公正的法律程序都具有这样两个基本的特征: 1、去前提 可能性的,这尝试着从参加者的角度而不是结果的角度,互动过程。 英国学者戴维米勒探讨了法律程序的伦理内涵。他把程序正义的基本属性概括为四个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15.html -
了解详情
,同一个知识产权案件,行政机构和人民法院作出了不同的裁决,使得当事人无所适从,民事权利不能得到彰显;从宏观角度来看,知识产权双轨制的存在,使行政与司法两大 作为民事审判的对象,那么将破坏行政程序的完整性,有悖法律设置行政程序的目的。 抢注商标已经核准注册。对于抢注商标通过了商标局的授权审查,并已经核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63.html -
了解详情
并不能在直观和经验的方式中得到解决,而必须借助于或者说是局限在法庭上[4]通过主体间的诉讼交往活动来完成。诉讼活动的目的与其说是发现真实,不如说是对主体 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彻底避免了某一方主体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另一方的不公平情况。一个公正的法律程序必然是去前提的和非决定的,{21}在给予作为程序参加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36.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与美国大陪审团有权决定是否起诉不同,日本式的检察审查会对检察官并不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检察审查会的审查结果对检察官仅具有参考作用。[31]简而言之,日本 人间引起强烈的社会冲突。如果检察官在存在犯罪嫌疑的情况下决定不起诉,再剥夺受害人通过正当的程序向法院提起救济的权利,不仅会使国家的刑罚权可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28.html -
了解详情
与法律的接触需要依靠司法部门的活动,因为大多数社会公众对法治的认识常常不是通过自身对法律条文的研究和学习而获得的,而是从司法的实际操作中获得的直接的 或提出证明其意见所必要的证据,而无法借助法律程序实现权利,那么该项权利并无多大价值。[18]我国传统简易程序所需要的时间和费用不仅小额诉讼的当事人无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08.html -
了解详情
也大可不必如此去做。但是,在该程序中,负责证据收集和出示是法院的职责。[2]不同于其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对于把向法庭出示证据的责任 询问[Vidiovernehmung]--译者)(《德国刑事诉讼法》第274a条)。除此之外,人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把现代的画面重放(回放)的技术可能性用于庭审的发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304.html -
了解详情
债为目的将自己所有的不动产通过各种手段转让于他人,限于执行程序中对不动产权属的认定以不动产登记作为标准的限制,且现行执行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并无可以 公司企业。 债务人在其所有的不动产为上述亲属或者企业设定优先权,导致债权人的债权不能完全受偿时,执行法院可以追加不动产关联优先权人为被执行人,在已经优先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39.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中,作为当事人滥用诉权的一种表现,已经出现了原告通过捏造或隐匿被告的真实住所地等手段来造成送达不能以诈取缺席判决及其它类似的情况。为了对付这类 :《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实证性分析》,载王亚新等:《法律程序运作的实证分析》,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192页。 [10]另外一种值得考虑的方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1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