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文的宪法性或法律规定作为依据〔4〕,《宪法》最典型的权力授予为共和国议会授予政府的立法许可〔5〕。而《宪法》第二百零一条明文规定了政府具有立法 黄显辉,《澳门政治体制与法渊源》,东方葡萄牙学会,1992年。 4. 《澳门的宪政制度及司法组织》,法律翻译办公室,1995年。 5. 《法域纵横》总第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52.html -
了解详情
归属主体(人民)——为了“以税赋换保护”,以便“以暴制暴”——设计产生了国家权力的行使主体:国家权力机关系统。这样,近现代社会逐渐实现了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 公民诉权[17]与行政权的规控 从现代宪政理念出发,公民诉权应是宪法和法律保护的其他性质权利和自由的保障性人权。因为,相对于政府的保障责任而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1.html -
了解详情
设计一部适应并能促进民国共和宪政的新宪法兴味盎然,出现了诸多宪法草案,既有政府的,也有民间的。①民间宪法起草者在各自的宪草里,充分表达了他们 ,也就是推进了司法独立。 可见,如何论证行政诉讼模式与司法独立之关系是行政诉讼模式选择的另一个主要争点。 (三)历史传统应如何考量 尽管从清末到民初近代中国经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60.html -
了解详情
法,必须扬善抑恶,最大限度地彰显它的理性,最有效地制约限制它的“必要的恶”。一、紧急状态法的宪政立法原理与宪法相比较,紧急状态法有很多类似于宪法的地方 法律关系的主体,涉及中国与外国、国际组织的法律关系,在外国的中国公权力主体、私权利主体与所在国政府的法律关系,外国公权力主体和私权利主体在中国与中国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51.html -
了解详情
近代的《权利法案》奠定了正当程序的宪法原则地位。正当程序条款作为一项重要宪法原则在美国宪政史上发挥重大作用离不开美国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美国最高法院的司法 形成了一种相对完善的宪法规定。平等参与使人民确信宪法是人民意志与利益的体现,产生对宪法政治上的权威的认可与信赖。相反,如果立宪起于政府而不是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28.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Constitutional形式都对德性有构成作用;在寡头制、民主制和贵族制中,好公民分别有着不同的定义。一种宪法体现了一种生活规划,它意在使其管辖的人 ,还是忍受恶而赢得善?这是所有宪政的根本问题。它也是当今政治的主要议题;今天,为了幻想的或希望的专制政府的好处,一个又一个民族甘愿屈从于难以忍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9.html -
了解详情
对人们自由的最大威胁就是专横的、不受制约的权力,为了保障人权,限制政府的权力,人们才制定宪法,为政府权力的运行设定轨道。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矛盾被 对社会的控制力量还很强大,法治与宪政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政府的推动,而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领导党和执政党,那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于我国的法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1.html -
了解详情
法治的精神,任何个人和团体都必须遵循国家的实在法规范,但抵抗权思想却承认公民个人在确信法律或者政府的命令、政策有违社会共有的正义价值时可以有权拒绝服从并要求 程序规则极其严苛,表面上为世界最刚性的宪法,实际上却由于无法运作而被弃若弊履。12见韦庆远等(合著)《清末宪政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8.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的施政纲领或者总政策,得对国民议会提出由政府承担责任的说明;当国民议会通过不信任案或当它不同意政府的施政纲领或者总政策说明时,总理必须向共和国总统 层次上存在着矛盾,但这不能成为宪政实践发展的障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大胆的宪法实践带动宪法规范完善是宪法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38.html -
了解详情
的社会舆论,承担对国民进行宪政教育的责任,培养国民的参政能力,集合国民对立宪的态度,以国民的运动监督政府,召开国会,实行宪政,“自上而下”地推动立宪的 结果是并没能完全正确地理解了西方近代的人权。有关这一点,现代美国的宪法学者J.Nathan曾这样指出: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把人民视为一种资源,认为虐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2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