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有关程序公正的规定丧失其实质内函。其次,排除非法证据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必然要求。保障公民权利和有效惩治犯罪是刑事诉讼不可偏废的两项基本任务。我国修订 中非法取证行为仍屡禁不止,这就使得我国当前文明执法的任务相当艰巨。如果确立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就可以从根本上消除非法取证行为的诱因,从而促进文明执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92.html -
了解详情
其目的在于案件的审理而不在于判决的执行。所以,保全的方式只要能有效地保存证据的证明力即可,而没有必要一定控制财产的流转。当然如果只有控制财产 ,人民法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160-162页。 [7]参见胡锡庆主编:《诉讼证据学通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06l页。 [8]参见张湘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02.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证据原理》便是其运用功利主义哲学观来审视证据法领域的一个产物。从功利主义原则出发,边沁认为程序法的直接目标在于裁判的正确性,也就是将有效的 者联结起来)这样的计算机处理系统;(2)依模式而定(model-contingent)的证据解释。这个子课题所要解决的是当信息产生于缺乏完全知识的某一过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49.html -
了解详情
裁决案件法律问题的二元法庭模式环境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元法庭能够有效地贯彻传闻证据规则,而在如我们国家的一元法庭模式中则步履维艰。在二元法 ,12821283,1284,1302(1976). [7]吴丹红、黄士元:《传闻证据规则研究》,《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8]同上。 [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89.html -
了解详情
已取得的证据故意不展示的,不允许在法庭上使用。实施这项规则,可以有效地防止当事人在法庭上搞证据突袭,避免庭上审、庭后查、反复开庭以及法庭质证流于形式等现象,从而甘肃省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益。 (2) 证据调查交叉询问规则。 其基本含义是,证人、鉴定人必须到庭作证,自诉人和被告人按照提供证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001.html -
了解详情
交换意见,进行协商而免除作证义务的权利。③按照1972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公布的证据规则(草案)的解释,委托人指向律师寻求法律服务的自然人、公司或其他组织。 该部分案情;美国完善、发达的律师制度也使当事人的证明能力得到有效的补充。但联邦证据规则中开放式的立法方式无疑为今后采纳更多的特权原则打开了方便之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77.html -
了解详情
【出处】《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摘要】探索应用间接证据中常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现象。 【关键词】 锁链。除了第5条不能自相矛盾外,因为第5条是证据有效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还必须在证据之间形成相互印证的关系,也即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证明。 运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50.html -
了解详情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侧重点在于保障人权。因此,如果我国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能够认真执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将一些经过查证属实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但由于收集程序违法的证据予以排除,将有力地说明我国检察机关不仅能够履行控诉职责,而且能够承担法律监督职责,能有效实现这两种职能的有机结合,这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60.html -
了解详情
兼顾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兼顾多种诉讼价值转化。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传闻证据规则的制度价值并不在于保证案件审理的公正性,而仅在于使法院的判决获得公正 证据排除规则通过排除某些过于遥远、价值微弱或不大可信的证据有效地控制了诉讼成本,节约了司法资源[4]。 从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现实状况来看,法官往往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04.html -
了解详情
逮捕、审查起诉中,对于非法│检察院的审│明确检察院和法院一样,在批捕和│ │ │言词证据应当予以排除,不能作为批准逮捕、提起公│前排除 │审查起诉阶段具有排除非法言词 在侦查阶段具有与犯罪嫌疑人不受限制的会面权利以及申请证据固定与保全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遏制住刑讯逼供现象。这也正是《规定》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