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法律、适用什么赔偿标准都可以由当事人选择,甚至出现这样的情形,医疗行为造成患者严重人身损害显然应当构成医疗事故的案件,还按照当事人的选择作为医疗事故以外 说,因为最高法院规定举证责任倒置,导致患者滥用诉权。我对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问题的解释文件,是有批评的,总的意见是有片面性、绝对化。我们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87.html -
了解详情
该项法律原则的涵义,那么,法律上的很多概念、规则、原则其涵义都可以简单的归结为“双重功能说”,比如,民法上自愿原则的涵义是什么呢?民法上公平原则的涵义是 中再对其进行规定了。而且,若其内涵或要求已经通过具体的制度加以规定和实现了,在民事诉讼中设立诚实信用原则这一基本原则就显得多余了。 是否承认诚实信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741.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却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28] (p.41) 。由于整个诉讼都是按照当事人的意思展开的,按照自我选择即自我负责的法理,当事人必须对法官的判决表示认可与服从 具体法律概念、法条、法律规范之适用,以使法律能够应对现代变动不居的社会形势。上个世纪中期以后出现的社会性民事诉讼正是这一现象在民事诉讼中的反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00.html -
了解详情
一般是凭个人感觉将真伪不明的后果让其中一方当事人承担。判决书中也常常回避主要事实真伪不明时,是如何分配客观证明责任的问题。我国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分配原则的模糊, 发生了对换。这里实际上应当追问,倒置究竟是指什么?笔者认为当前人们认识上的模糊点就在于并不清楚倒置的是什么?从逻辑上讲,倒置必须要有一个“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08.html -
了解详情
就是证据的判断标准问题。从实践上看,证据是一个存在于什么领域的概念,关系到人们对证据的理解和运用。证据是同诉讼法律关系主体有密切联系的基本问题。证据是存在论上的概念 被采信,也就是一点用也没有。这无异于是对当事人的一种嘲弄。如果法官这样说:你的证据被采用了,但它的证明力极小或证明价值极低,也就是它的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76.html -
了解详情
;而最后法官作出判决的依据则是依照法定审证程序被查证属实的证据。如下图所示:(图略)如前所述,我们的上述结论在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中均有其规范 证据材料区分开来,他们认为证据材料是指当事人提供或法院依法查取的以证明案件情况的事实材料。[vi]证据材料的概念与笔者主张的广义证据概念基本对应,它包括证据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73.html -
了解详情
局限性就暴露出来,这个问题在基层法院调解尤其明显。所谓法院调解是指民事诉讼过程中,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依法协商,解决实体权益争议而进行 创造物,而非国家或者官僚统治机构的创造物。因此,与习惯法相类似的概念是‘活法’、‘行动中的法’、‘惯例法’、‘地方性法’、‘不成文法’等等。 第二,民间习惯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89.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责任。因此,诱惑侦查和侦查陷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民事诉讼中,享有收集证据的权利的主体是当事人和法院,由于当事人与诉讼利益密切相关,在调查取证方面也 主审法官认为公证“缺乏连贯性和完整性”,是想说明什么问题呢?公证证明要打点折扣?笔者认为,公证连贯性和完整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要视公正内容不同而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6.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总是与合意、当事人自愿这类正当化基础相联系,而在上述的具体结案中,法官事实上是单方面作出了判断。[10]因此,在清代民事诉讼中,很难说存在着“ 命题。”[20]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仍然倾向与认为:在清代民事诉讼中,州县官并不是严格按照制定法来断案的。那么他们是依据什么断案呢?除了一般意义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2.html -
了解详情
1辑;《民事诉讼中的证人出庭作证》,载《中外法学》,2005年,第2期。)。在这个过程中,也始终关注所谓“司法腐败”指的都是些什么情况、这样 得到普遍承认的定义尽管这样困难,却完全没有妨碍当事人、律师、学者、媒体、社会上的一般人乃至法官自己在许许多多的场合不断用此概念来指称一些事物现象。至此,定义什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