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的规则实施程序即可,没有必要在此之上再去遵循什么一般的伦理规则。[9]从社会现状看,民事诉讼处理的案件呈安定趋势,客观上很难产生强调信义 暴露的问题的需要。 在民事诉讼实践中经常出现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甚至法官不诚实信用的行为,但我国并没有规定相应的处理办法。例如我国采用证据随时提出主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17.html -
了解详情
就是多余的,一旦再审,则势必造成对司法资源的浪费。实践中,对此种情况只需要裁定补正一下即可。所以,这一条件的规定也不太严谨。 第四,审判 中国审判监督改革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2年4月1日施行,法释[2001]33号。 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200.html -
了解详情
重视和看好,最终导致设立简易程序的目的未能充分实现。 (二)推进法治建设进程的需要。随着依法治国方略提出,法治建设被日益提上重要议程。作为法治建设的一项 请求和证据固定制度。2001年12月6日最高法院作出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简称《证据若干规定》)第3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07.html -
了解详情
中,有人认为,亲子关系属于身份关系,身份关系不能推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若干规定》第75条规定应只适用于财产关系,不应适用于人身关系 。对此,外国及我国台湾等地区的法律都有明确的规定,无须多加赘述。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亲子鉴定技术在确认亲子关系中的作用不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874.html -
了解详情
无法对主张下一个明确的能为学术界接受的定义。我国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4月1日施行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条指出: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 容易理解的,因为诉辩双方在庭审中肯定是要提出自己对于事实的看法以及应该适用什么法律,这一内容就可以看成是诉辩双方的主张。 [7]当然在证明对象中主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678.html -
了解详情
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5],这个关于证据的定义至少有一点是不周延的:民事诉讼证据和行政诉讼证据也都是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 我们在前面已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论述,这里重点讨论一下证据的形式。在证据的表现形式是什么这个问题上,目前主要有下面几种观点:1.事实说。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51.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证据种类的研究,大多认为中国的证据种类制度是有问题的,需要改革,不过,关于问题是什么、为什么需要改、如何改,则有不同的认识,其中,裴苍 ),其原因在于:(1)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制定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若干规定》第61条将专家辅佐人作为诉讼参与人,实际上已部分确认了鉴定人与专家辅助人的二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34.html -
了解详情
人们关注的是未来某个事件发生的规律,而司法证明关注的是过去曾经发生了什么。{3}(P234, P235)另一位学者Postema更进一步认为,是否关注过去并不是司法证明 原则中包含了法官作出决定时应当考虑的因素,比如,在英国的民事诉讼中,在决定非法取得的证据的可采性时,由法官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08.html -
了解详情
人们关注的是未来某个事件发生的规律,而司法证明关注的是过去曾经发生了什么。{3}(P234, P235)另一位学者Postema更进一步认为,是否关注过去并不是司法证明 原则中包含了法官作出决定时应当考虑的因素,比如,在英国的民事诉讼中,在决定非法取得的证据的可采性时,由法官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07.html -
了解详情
人们关注的是未来某个事件发生的规律,而司法证明关注的是过去曾经发生了什么。{3}(P234, P235)另一位学者Postema更进一步认为,是否关注过去并不是司法证明 原则中包含了法官作出决定时应当考虑的因素,比如,在英国的民事诉讼中,在决定非法取得的证据的可采性时,由法官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