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其行政行为的具体性质或内容也随之而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如果被调换到性质不同的机构,或在同一性质机构内调整了有关职务,以及出现罢免、撤职、免职、离休、 规定其要决定的范围。4、国会仅得授权于公务员或行政机关,不得对私人或团体授权。5、任何关于违反法规的处罚须由国会亲自规定。综合国外的经验,结合中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90.html -
了解详情
随意加速或者阻挠程序目标的实现。由于程序具有限制义务人主观随意性的特性,因而它常被用于规范程序义务人的行为,防止程序义务人滥用或越出他所拥有的权力或权利 第18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6个月内公安机关没有发现的,不再处罚”外,其他有关行政处罚的法律规定中基本上没有处罚时效的规定,即使是《治安管理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66.html -
了解详情
和权益维护者,从而它们是现代社会公民参与的重要途径:无论是行政相对人参与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如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的听证,还是一般公众参与政府决策,如价格决策 参与时往往会临时向公众说明有关情况。这种说明有可能被行政机关用来误导公众,其真实信息可能通过整理被增删、加工,从而是不可靠的。因此,通过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09.html -
了解详情
呈复杂、多变的势态。由于人的能力的有限性使个人管理社会事务在总量上也被限制了。自亚当。斯密提出劳动分工以来,社会分工理论一直为社会学家所关注, 除外。”[15]《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国务院1994年8月25日)。[16]《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司法部1997年2月13日)。[17]《医药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82.html -
了解详情
新的行政行为就不能作出,行政机关只能放纵违法行为,保持无奈的“不作为”。 如果适用前者,法官必定会作出“确认行政处罚违法”的判决,而实际事实是,这个收缴罚款的 指行政行为因有不当情形出现时,由行政机关或其他有权机关更改原行政行为的内容,使之具有法律效力。改变使行政行为的被改变内容失去原有的法律效力,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39.html -
了解详情
时适用的;其他违法行为都要依照一般程序的规定,经过认真的调查取证之后,作出处罚决定。违反法定程序的主要表现有:①应当回避的没回避;②先裁决后取证;③未 不能成立;当事人放弃陈述或申辩权利的除外。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被告负举证责任的规定,被诉的行政处罚机关对履行上述程序上的义务也同样负有举证责任,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79.html -
了解详情
相对人还是先行服从为宜,因为暴力对抗原则上是被排斥的;在行政机关有执行权但并非当场执行的情形中,行政相对人假如依据良知和理智判断,认定已经作出的行政 、理由和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显然,在实践中,行政机关即便未告知处罚事由和依据,或者根本拒绝当事人陈述、申辩,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59.html -
了解详情
罪有关条文,里面只有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发票和擅自制造发票有关犯罪的刑事处罚规定,那么,值得怀疑的是,“非法印制发票”与“擅自制造发票”是否可以划等号? 和质并重的区分 例如,刑法第201条第1款规定,纳税人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1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62.html -
了解详情
在于制裁相对人违反法律规定义务的行为,其着在于对“过去”违反行为的惩罚;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在于督促义务人履行义务,其着眼点在于对“将来”义务内容的实现。 ( 的规定,能否保证不被滥用?所以,应规定,行政机关在日常管理中需要检查的,应当事先通知相对人。 3、完善救济制度 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有可能造成公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82.html -
了解详情
让相对人在行政机关作出不利决定时陈述不同意见,了解决定的内容和理由,是程序正义对行政权力公正行使的最基本的要求。英国普通法的自然公正原则之一就是“被听取意见 《行政处罚法》第41条就已经有类似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告知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6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