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位,因而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人权具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也就更加优越。从国际法的实践来看,人权从属于主权。人权的许多方面,特别是基本人权问题,诸如 基本人权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而成为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尺度的呢?必经途径就是法制。法制是民主政治的题中应有之义,民主要求法制实际上就是把宪法和法律作为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20.html -
了解详情
,用古人的话说,就是既要“观时俗”,又要“察国本”①。从某种意义上讲,改革与其说是要改什么,不如说是要最终明确什么是不能改,而且还要加固的。此乃 确认或宣示规则。作为根本法,宪法区别于党和国家的基本纲领、总路线等重要规范和原则,在于它的拘束力,换言之,在于它能够而且必须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违反后的处罚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494.html -
了解详情
和目标”。[72]欧洲理事会及其欧洲人权公约的基本目的之一是法治。按照法治的要求对“为法律所规定”进行解释,从而在欧洲人权法院的判例法中奠定理解这一要件基础的 。不仅媒体有义务传输,公众也有权利获得。[97]显然,围绕着什么是“维护司法的权威和公正无偏”的问题,欧洲人权法院在许多方面作出了厘定。尤其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24.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差不多人人都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最高的法律,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这些话是任何关于宪法宣传中都要使用的基本表述。既然我们已经把宪法 的不同关系。也就是说,无论在何种意义上坚持还是反对宪法司法化,这种主张的依据是什么?是宪法文本依据还是社会政策依据?如果说要“认真对待宪法”的话,那么这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146.html -
了解详情
论述宪法应该——或更准确地说,不应该——规定什么。作为一部可实施的基本法,宪法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它只能规定某些方面的内容,而不可能也不应该面面俱到:作为社会 宪法的权威及稳定性 其次,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这一事实排除了它作为国家政策的可能性。当然,和任何法律一样,宪法也有基本指导思想,但这并不表明任何重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83.html -
了解详情
确认或宣示规则。作为根本法,宪法区别于党和国家的基本纲领、总路线等重要规范和原则,在于它的拘束力,换言之,在于它能够而且必须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违反后的处罚和 渔:《学习新宪法》,第5-6页。 [20]参见张志铭:《什么是宪政要求的宪法?》,《人民法院报》2002年12月16日。 [21]“故圣人之为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34.html -
了解详情
宪法“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基本精神的时候,也指出:“国家能办得到的事宪法就写上,办不到的就暂时不写。能做到什么程度,宪法就写 的分类,参见: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5,42. [32] 有学者认为,1954年毛泽东提出“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这个命题本身就含有纲领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99.html -
了解详情
的形式才得以加入联邦宪法,[8] 可见西方国家对于宪法究竟应该规定什么是相当“吝啬”的。 如果权利保障是各国宪法的最终目的,那么中国宪法又如何呢?在历史上 宪法的权威及稳定性 其次,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这一事实排除了它作为国家政策的可能性。当然,和任何法律一样,宪法也有基本指导思想,但这并不表明任何重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97.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的理论基石。 在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之前,休谟提出了一个前提性的观点,那就是正义的优先性问题。什么是正义的优先性呢?在他看来,财产权乃至规则的衡量标准既 是与人的孤立存在相关的一种自然权利,而政府和国家的建立不过是把这种个人所本来具有的财产权转化为一种制度层面上的保障,变成基本的国家法律,所以,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7.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施加(或威胁施加)暴力惩罚。根据近代现实主义的基本人性假定,“没有利剑为后盾的誓约只是一句空话,没有任何力量给人以安全保障。”[15] 在霍 承认和彻底摒弃不应如此犹豫不决。”[50] 因此,究竟什么是社会普遍利益并且什么法律手段能最有效地达到这种利益,成为法治国家中法律对话的核心。 民主与法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