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判断体系。但是这种划分仅仅从金融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证明标准的设置角度来认识两者在证明标准中的地位, 虽然也反映了两者的关系, 但这种关系只是一 起完整的非法占有, 缺少了失控条件甚至无法确定非法控制的危害程度是否已经达到追究刑事责任的要求, 因而仅凭控制条件也不可能构成非法占有目的。从这个意义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495.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判决书上看,对民事诉讼理由往往一笔带过,就是一个明证。 2、从证明标准看,刑事诉讼法追求犯罪事实的绝对真实,即力求从证据上绝对还原真相,而民 通过国家救济专列部分,社会捐助及对犯罪分子没收财务及罚款上缴等方式,设立国家刑事受害人补偿金,同时根据犯罪补偿金及受害人状况制订出详细的补偿范围,使受害人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703.html -
了解详情
,但为了防止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造成司法专横,各国又或多或少地对法官判断民事证据证明力作出了一些原则性规定,以及少数的具体规则的规定,这既有利于法官自由判断 ,要求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不仅民事诉讼、刑事诉讼采取相同的证明标准是不科学的,而且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是空洞化的、理想化的,时间的不可逆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424.html -
了解详情
。 第八十条被害人认为人民法院判决的赔偿数额仍不足以弥补其经济损失的,可以在刑事案件终结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第 控辩双方力量,以实现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权的双重刑事诉讼目的。同时有利于满足民事和刑事诉讼程序对证明标准和证据判断方法的特殊要求;有利于使强奸、抢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17.html -
了解详情
其有罪以前,不得认为其有罪或者应推定其无罪。这一刑事诉讼原则的确认,使得刑法在证据的证明标准上较民法严格。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认定有罪的证明标准是 严格执行无罪推定的原则。对任何犯罪的认定必须做到证据确凿,充分。对证据的证明力需要达到排除一切合理可能的程度。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分子作案手段的日益更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231.html -
了解详情
是立法质量决定了我们必须突出强调准确适用法律在实现公平正义,贯彻宽言相济刑事政策中的根本性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迅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效果,而再去制定颁布什么快捕快诉、证据标准等方面的规定,违背法律规定降低证明标准,这样表面上社会效果轰轰烈烈,而实际上一方面将导致同类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84.html -
了解详情
自己的主张所应承担的不利后果等做出相应的具体规定。 四、明确规定被告人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可以提出反诉 一般而言法院不允许被告人向被害人提出反诉。由于现实的刑事 ,不仅有利于诉讼经济,而且调解与审理不同,不存在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在审理适用的原则、举证责任、证明标准等等上的重大差别。因而即便是诉讼的性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64.html -
了解详情
。 第八十条 被害人认为人民法院判决的赔偿数额仍不足以弥补其经济损失的,可以在刑事案件终结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控辩双方力量,以实现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权的双重刑事诉讼目的。同时有利于满足民事和刑事诉讼程序对证明标准和证据判断方法的特殊要求;有利于使强奸、抢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89.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和精神损害的事实。而肉体损害事实笔者认为可依照刑事法律标准分为重伤、轻伤、轻微伤来认定。因为刑事法律这种区分肉体伤害程度不仅是比较科学的,而且依照其 上的损害与精神的损害并不都是一致且并不都是具有因果关系。只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受害者的精神损害是同过错方实施家庭暴力的行为具有因果关系的,人民法院才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518.html -
了解详情
改造罪犯的需要或与社会期望对犯罪提出强有力控诉的合法利益毫无关系。”[⑧]从而使刑事裁判由以“犯罪事实”为基础转向以“交易”为基础。这与“有罪的人得到 实现正义。可事实上我们却忽视了利用证据进行裁判的局限性。证据对案件的证明标准仅仅是达到“排除合理怀疑”,而非“排除一切怀疑”。“排除合理怀疑”的情况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65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