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行为,包括起诉、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行为。这些法定事由只要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出现即引起时效的中断。具体行政行为以实现现行决策目标为宗旨 的证明责任也有别于民事诉讼。 1、关于原告的证明责任 行政诉讼时效采取的是起诉权消灭主义,因此原告在起诉阶段即负有证明其起诉未超过时效的证明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206.html -
了解详情
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都不适用调解。 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 我国法律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复议选择型 即由行政 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属的人民政府或其上一级主管部门。而受理行政诉讼的机关则是人民法院。 受理范围不同。人民法院所受理的行政案件,只是行政相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528.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行政诉讼法》及其解释的解读中,我们不难看出,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原意是控制行政诉讼的范围,将其限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和财产权范围。这样就 法律所要达到的目标,法律的整个体制,立法精神,立法过程,认为这个法律在某方面排除司法审查。美国法院对于明文规定排除司法审查的法律已经采取非常严峻的态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144.html -
了解详情
维持正常生活所应拥有的条件。作为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行政诉讼法在保护人权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行政诉讼制度绝不仅仅是一项司法制度,也是国家民主与法制的 行政机关或者事业单位的内部救济渠道后,能够获得最终的司法救济,真正发挥出行政诉讼的保障人权的功能。 3、将法院的审查范围扩大。合法性审查与合理性审查体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88.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只规定了被告应当对具体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因此行政诉讼中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举证责任应由被告承担,其他事项的举证责任应 承担的初步证明责任的规定;第2款是有关原告在起诉被告不作为案件中应当提供相关证据的规定。这也说明行政诉讼中并非仅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原告为证明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729.html -
了解详情
技术知识,难度较大;相关的法律不完善,适用合议制方式可发挥集体优势;行政诉讼开展之初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种种干扰和阻力,采用合议制可增加抗干扰能力。随着 审查,必须从制度上为公民行使其诉讼权利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在这个意义上,我国行政诉讼应当设立简易程序。 (二)设立简易程序,有利于合理配置司法资源,提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83.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案件,与民事诉讼中先予执行设立的初衷相一致。尽管行政诉讼在之后发展了富有自己特点的先予执行制度,但两种诉讼中的先予执行 ;(二)申请方当事人生活、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三)对方当事人有履行能力。行政诉讼中,《解释》48条规定申请人可以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社会保险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05.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适用难题的关键。 困惑之四:基本概念模糊造成利害关系人原告资格空置 在受理行政诉讼案件时,我们难免接触到三个基本概念,即原告资格、起诉条件、 利益标准出发,只有民事争议的当事人双方或其权利承受人才能作为利害关系人提起行政诉讼,其他人的权益只能寻求其他的途径予以保护。 四、利害关系人参与诉讼的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90.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在一定程度上作了恢复和扩大,但仍有许多地方,如事实行为是否 加以列举,而且应当以概括性条款作为兜底条款,保证没有被列举的行政行为同样进入行政诉讼范围;对于法院不宜受理的特殊行政行为,应当采用列举排除的方式加以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469.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故而随着我国“入世”后对外贸易的繁荣和对外运输的增多,海事行政诉讼无疑将会逐年增加并越来越普遍。海事法院如何公正、高效地行使海事行政审判权, 法院的受案压力,节约有限的审判资源。 第三,审查的范围不同。在海事行政诉讼中,海事法院一般只能审查海洋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而该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