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因民事纠纷激化,一时激情杀人的案件,不杀也不必过分担心其再杀人,就可以适用死 缓;其二,有些严重的暴力性犯罪,其背景是异常复杂的, 如果双方达到了和解,有利于分化瓦解犯罪分子,有利于查清案情,充实了适用死 缓的根据。 犯罪后对被害人积极赔偿作为适用死缓的考量因素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司法机关的肯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253.html -
了解详情
保障。 (四)死刑适用对受害人的保护要适度 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案件是有受害人的犯罪。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害人的过错行为引发案件的屡见不鲜,其中有的受害人具有 具有刺激作用,直接导致被告人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的主观故意的产生,被告人在激情之下实施犯罪,对此类案件的被告 人在适用死刑时应从轻或减轻处罚,例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250.html -
了解详情
适应都规定了较为严厉的刑罚。另一方面故意杀人罪又是较为复杂的罪种之一,行为人一旦犯罪将受 到严厉的刑罚处罚,甚至被剥夺生命,基于罪刑均衡与人权保障的考虑 或亲属进行迫害、虐待、重大侮辱或者因被害人有其他明显过错,致行为人当场义愤、激情杀人的; (二)受他人真实嘱托或者得到他人真实承诺而杀人的; (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495.html -
了解详情
罪在没有使用暴力、威胁手段的情形下属于实害犯,以造成严重后果作为犯罪成立的必要条件。因此,如果行为人虽然故意以非暴力、威胁方法实施了有关阻碍行为, 人员程序违法或者未向当事人作必要的解释说明,或是态度生硬、手段粗暴,当事人激情之下实施暴力抗拒执法。还有极少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假公济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624.html -
了解详情
保障。 (四)死刑适用对受害人的保护要适度 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案件是有受害人的犯罪。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害人的过错行为引发案件的屡见不鲜,其中有的受害人具有 刺激作用,直接导致被告人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的主观故意的产生,被告人在激情之下实施犯罪,对此类案件的被告人在适用死刑时应从轻或减轻处罚,例如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621.html -
了解详情
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制度和机构设置;探索建立被告人附条件的认罪从轻处罚制度;研究建立老年人犯罪适度从宽处理的司法机制;研究建立刑事自诉案件和轻微刑事犯罪案件的刑事和解制度; 犯罪案件、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自诉案件等等。由于这些类型的犯罪,加害人多是过失犯,偶犯,激情犯、初犯、从犯、未成年犯,且又多是与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48.html -
了解详情
观念背道而驰的。过分地关注口供,刑讯逼供不可避免。 世界各国刑事诉讼法普遍地确立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沉默权 ,联合国有关文献也确认了沉默权的精神。那么,在 自白,便“轻松了”、“胸中的一块石头落地了。”有许多突发性犯罪,当一时冲动实施犯罪行为后,其激情就会消失,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强烈的悔悟心理。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369.html -
了解详情
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趋众心理,以及由于不犯罪所可能预期的社会收益最大化,而非刑法惩罚。诚如菲利而言,刑法对于激情犯和蓄谋犯也是没有效果的。世界 回归痛苦的惩罚,以实现社会正义,911之后更是通过《爱国者法》表明严厉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决心。英国政府近年来亦主张刑事司法制度应当向有利于被害人和证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485.html -
了解详情
。 (二)期待可能性理论合理借鉴的实现 1期待可能性理论与我国刑事立法 (1)故意与过失犯罪 我国《刑法》第14条、15条关于故意和过失的规定,即行为人明知自己 相比减弱。还如,对于长期受被害人虐待而杀人与报复杀人,民间纠纷引发的激情杀人与谋杀,两者的刑事责任的轻重是不同的。[19] 古津贤【注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487.html -
了解详情
贪官。我国整个一部文明史可以看作是一部与贪官作斗争的历史,历朝历代无不大力打击这种犯罪,以至于形成了一种对贪官的憎恶心理,这种心理影响至今,而历朝历代也无不树立 意识地反映了道德的要求。但是不能就此认为法律就是道德的卫道士。任何的激情都会丧失判断的理性,尤其是民愤极大的案件或争议中,否则法律的审判就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