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场合,由于存在某种主观要素,行为就被合法化。例如,正当防卫中的防卫意思和紧急避险中的避险意思等即是。这种要素被称为主观的正当化要素( subjektive 认为计算机等机器也可以成为欺骗行为的受骗者,那么,就几乎不可能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例如,根据机器可以成为受骗者的观点,将普通铁币投入自动贩卖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973.html -
了解详情
盗伐林木的行为人为了窝藏赃物而当场使用暴力时,司法机关可以将事实评价为行为人在犯盗窃罪时,为了窝藏赃物而当场使用暴力,因而应当适用刑法第269条的规定,以事后抢劫罪 已经死亡,便报案。对安某三人的行为是认定为一个事后抢劫罪,还是认定为诈骗罪和故意伤害罪并数罪并罚,存在争议。问题的关键在于,窝藏赃物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693.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行为事实存在吗?在确定法条关系时,实际上我们已经预设了一个假想案例: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是交叉关系,是因为有行为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骗取公私财物;盗窃枪支 诈骗罪更为严重的结论。[69]笔者亦赞同。 盗窃罪与盗伐林木罪、诈骗罪与金融诈骗、合同诈骗罪和上揭奸淫幼女强奸罪与嫖宿幼女罪,都有一突出特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480.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行为事实存在吗?在确定法条关系时,实际上我们已经预设了一个假想案例: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是交叉关系,是因为有行为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骗取公私财物;盗窃枪支 诈骗罪更为严重的结论。(69)笔者亦赞同。 盗窃罪与盗伐林木罪、诈骗罪与金融诈骗、合同诈骗罪和上揭奸淫幼女强奸罪与嫖宿幼女罪,都有一突出特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470.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因此,当行为人盗伐林木价值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完全可以盗窃罪追究刑事责任判处其无期徒刑。 (三)基本法优于补充法 有学者指出,在基本法- 从古老的犯罪中分化出新的犯罪,诈骗罪是从盗窃罪中分化出来,如今在中国刑法中,金融诈骗罪和合同诈骗罪又从诈骗罪中分化出来。 承认刑法存在大量法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226.html -
了解详情
盗窃罪的对象不包括财产性利益,同时考虑到刑法对盗窃罪和诈骗罪的处罚相同,因此,日本将通过计算机盗窃财产性利益的行为拟制为诈骗,这样既可以简化法律 损失。故而,这种情形还是属于利用计算机冒用信用卡,构成犯罪的,应当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对于行为人捡拾他人信用卡后,在ATM机上取款与在银行柜台使用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886.html -
了解详情
。⒁ 其二,在我国,行为人捡拾他人信用卡后,在ATM机上取款的,应认定为盗窃罪。行为人捡拾他人信用卡后,冒充持卡人在银行柜台使用或者在特约商户购物、消费的 盗窃罪的对象不包括财产性利益,同时考虑到刑法对盗窃罪和诈骗罪的处罚相同,因此,日本将通过计算机盗窃财产性利益的行为拟制为诈骗,这样既可以简化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486.html -
了解详情
偷还是骗,来区分盗窃与诈骗。[5]但类似的说法,并没有为合理区分盗窃罪与诈骗罪提供标准。例如,A为了非法占有商店的西服,而假装试穿西服,然后向营业员 单位的工作人员。也不应当说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60.html -
了解详情
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应以盗窃罪定罪处罚,但理由又各不相同。有论者只是简单地基于立法规定而认为应 巨大和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才适用死刑。对于盗窃罪中的死刑不可作比较,也就是说,两者的最高法定刑不存在区别,都只能在无期徒刑以下判处刑罚。但是,信用卡诈骗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681.html -
了解详情
;滥用信用卡;定性 【写作年份】2009年 【正文】 诈骗罪是一种常见的取得型财产犯罪。通常认为它和盗窃罪、抢夺罪、抢劫罪的差别是,受害人交付财物是 是人民法院正常的审判活动,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作出处理,不宜以诈骗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肯定论具体也至少可分为三种,各自理由也不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8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