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要件符合性(行为是否符合犯罪的构成要件,即犯罪的事实基础)→违法性(对行为的法律评价,包括正当防卫等排除违法性事由)→有责性(对行为人的主观评价,是追究 罪。相比之下,我国和俄罗斯的犯罪构成理论与欧洲大陆的犯罪构成理论有所区别,即不是通过递进的三个层次的考量,而是将犯罪构成分为四大要件(犯罪的主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596.html -
了解详情
械斗的行为,李副乡长被认定为因公牺牲进行褒扬,马某却被当做罪犯,这是不符合法治的整体平衡精神的。依照法律秩序的整体精神,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 禁止规范,也包括允许规范。行为根据允许规范被正当化时,就不具备违法性了。阻却违法事由主要包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依照法令的行为、依照命令的行为、正当业务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427.html -
了解详情
一定的人作为中介实施犯罪行为,其所利用的中介由于具有某些情节而不负刑事责任或不发生共犯关系,行为人对于其通过中介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承担完全刑事责任。这种实施 利用缺乏构成要件的故意的行为,即所谓利用不知情者的间接正犯;其四是利用他人的合法行为,如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等;其五是利用有故意的工具,包括无目的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793.html -
了解详情
一定的人作为中介实施犯罪行为,其所利用的中介由于具有某些情节而不负刑事责任或不发生共犯关系,行为人对于其通过中介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承担完全刑事责任。这种实施 利用缺乏构成要件的故意的行为,即所谓利用不知情者的间接正犯;其四是利用他人的合法行为,如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等;其五是利用有故意的工具,包括无目的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763.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甚至到法院诉讼。在本案中,吴某的行为显然不是正当防卫,以非法行为对付非法行为的“自力救济”是法律所不能允许的。因此,吴某应对其伤害行为承担全部赔偿 与吴某的侵犯人身权的行为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总是一定法律关系中的因果关系,是具体的、特定的。所以,在认定因果关系时,必须根据当事人双方争议的法律关系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26.html -
了解详情
日尔曼法的产物。在罗马法上,交易观念认为对于租赁物行使管领力的,不是承租人,而是出租人,于是将possession归于出租人,由其享有占有利益,而日尔曼法 间接占有人有两种救济方式可资救济,但是均难以达其功效,“其一,在事中进行正当防卫,但其行使起来有诸多限制,且只能基于无因管理或者不当得利求偿,根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18.html -
了解详情
类型作了绝对不起诉:(1)定性错误型,以故意伤。害罪逮捕后又确认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或意外事件的;(2)完全无辜型。所涉嫌的犯罪事实并非犯罪人所为的 ,因受害人诬告并伪造证据,或出具假的鉴定结论;(4)犯罪构成要件残缺型,如不是特定主体或非情节严重,有些罪名要求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等。这四种类型都容易造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33.html -
了解详情
。这些划分没有清楚地确定各种不同义务来源之间的顺序与区别。因此,某项义务来源不是行为人承担责任的绝对根据,还存在不确定性。例如,对于先前行为义务,学理上以 责逻辑是恶果发生后,务必找出承担恶因的人。例如,行使正当防卫权的人,随后是否必须救助被伤害的侵犯者呢?除了先前行为义务问题,还要考察行为人是否超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973.html -
了解详情
罪刑法定原则,废除了类推制度,使非犯罪化在制度上有所保障;扩大了公民的正当防卫权,实现了特殊防卫行为的非犯罪化;取消1979年刑法中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犯罪 益受到难以恢复的破坏,用风险刑法对法益进行提前保护,而现有的风险刑法条款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一些社会问题的频频出现就是由于没有能够调整这一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889.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新的无罪证据,或认为危害结果不到定罪标准,或认为行为性质属于正当防卫,或提出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或认为是冤假错案,等等。 上述种种异议,有的 事前听取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意见的程序,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保障未成年人一方异议权的必要措施。因此,上述书面告知程序可以结合听取意见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4230.html -
了解详情